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中国面积最大沙漠 王文彪:治沙28年 扶贫10万人(3)

2018-01-18 19: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从“甜蜜的事业”中尝到甜头的王文彪开始琢磨:“都说沙漠里的人穷在工上、慢在路上、缺在水上、亏在电上,那就向沙要绿、向绿要地、向天要水、向光要电,我就不信沙漠里掘不出金子。”

下定决心后,王文彪开始深耕“绿色经济”,大力发展有机饲料、有机肥料等生态产业;首创“治沙+发电+种植+养殖+扶贫”的生态光伏产业;建设成果示范养殖;建立甘草、苁蓉等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基地;开展体验、认知、教育式的沙漠生态旅游。最终,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成功打造出以修复、工业、能源、牧业、健康、旅游为主的6条生态产业链,创造了闻名全球的“库布其模式”,探索出一条“治沙、生态、产业和扶贫”四位一体的道路。

作为距北京最近、直线距离仅800公里的沙漠,20多年前,库布其沙漠的沙尘在6级风的作用下,一夜之间就可以吹到北京天安门。如今,王文彪和农牧民携手把沙漠染绿,在把沙尘挡在塞外的同时,变沙子为财富,创造了4600多亿元的生态财富。

经过治理,库布其沙漠已经成为了一座生机盎然的沙漠绿洲,沙尘天气由每年70多次减少至五六次,降水量由几十毫米增长到年均310多毫米。沙漠里陆续出现了野兔、狐狸、天鹅、红顶鹤、胡杨等100多种野生动植物。库布其沙漠的乡亲们也不再朝思暮想逃离沙漠。

高毛虎,亿利资源集团治沙种树的承包商之一。他每年承包数千亩沙地进行种植绿化,可是当初的高毛虎却是村里出了名的穷小子,一日三餐都得靠亲戚朋友接济。20年前,他为生活所迫,到独贵镇上打工,刚好赶上亿利以承包的方式在沙漠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承包了几千亩沙地进行种植绿化,谁承想,这一种就是几十年,这一种就改变了他的一生!如今,跟亿利资源合作十余年,高毛虎开上了小汽车,住上了小别墅,人生从此不同。

斯仁巴布夫妇在牧民新村经营餐饮,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来库布其沙漠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餐饮旅游做好了,夫妻俩琢磨着再创业。2010年,巴布与两个村民一同承包了沙漠越野项目,迅速吸引了源源不断的越野爱好者。巴布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人多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现在巴布跟他的合伙人拥有大冲浪、UTV、农夫、VJ、大沙陀等16辆沙漠越野车,还有十多位专业车手守候阵地。辛苦运作两年,不单成本收回,年底一算账,除了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每家拿到手的,竟有十多万元。

像巴布夫妇这样跟着亿利发家致富的农牧民还有很多。“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指示让王文彪更加坚定了其“造血”式的扶贫思路,探索了“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生态扶贫模式,让农牧民们受益于亿利的扶贫工程,也亲历了亿利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面积最大的淡水湖_中国陆地面积_中国面积最大沙漠

沙漠的绿化,生态的改善,成为沙区农牧民脱贫攻坚的坚实基础。

库布其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光伏基地、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旅游基地、725个公司+农户甘草种植合作社、陈红湾沙漠生态健康产业扶贫示范园区等5个生态园区,彻底改变了农牧民的生活。这里的农牧民,也通过亿利资源20多年搭建的就业创业平台,纷纷转型:沙地转租受益者、股东、工人、小老板、新型农牧民。

七星湖牧民新村、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新区和杭锦淖尔生态扶贫新村,以及沙漠中小学和职业技校,让牧民们享受到了城里人的居住环境和教育条件。

全长343公里的5条穿沙公路让库布其沙漠结成了完善的公路网,让居住在沙漠的农牧民走出沙漠,走出贫困,走向富裕,走向文明。

过去的“沙窝窝”成了现在的“香饽饽”,库布其沙漠地区10多万群众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392元增加到2015年的14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