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应按照教学必须撰写讲稿,教案是课本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如何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制定了“四则运算”第二课时的课堂设计方案。按照“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来设计教学的。在导入中帮学生留下问题情境,再带领学员再次学习四则运算的第二条定律。通过讲解例题和解法拓展学生自己找出运算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接着学生训练、巩固现在的学习内容,知道怎样将分步运算写成综合式子,并且按运算定律推导结果。
1、学习任务分析
“四则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的内容。本节课内容通过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买门票这一具体生活例子,引发出有关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的物理难题。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混合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含义,从而超过在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总结,掌握运用。
(1)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把握在没有括号的状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方程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归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规律。
2、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学校四年级的教师,已具有了归纳总结的素养。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的第一条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按从左至右的排序计算。这节课必须学生自己总结出运算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法。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状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式子的运算次序及格式。通过对运算顺序的知道,结合本节课内容,培养教师的推导概括能力或者基本的运算能力跟步骤。
(2)过程与技巧:会把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学生理解跟自主思考归纳正确的运算方法跟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教师对物理的兴趣跟对科学的热爱,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真谛,能灵活运用物理常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4、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
5、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老师讲解例题时的重点数学信息和运算方法,练习题的详解时会有运算方法。
6、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则运算的第一条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该如何计算?(从左至右,多媒体出示运算规律。) 那我们来看看以下各题的运算顺序,答案老师已经给出,但是他们需要告诉老师如何推导才能得到正确地答案呢?多媒体将题目展示出来。
27+60-30=57 8×6÷24=2 12﹢30×2=72
师讲解,着重分析12+30×2。这题我们该按哪个顺序计算呢?同学们比较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这个综合式子有哪些不一样,它有几类运算?(两类,加法和减法)那我们可根据今天学习的从左至右计算的方式来计算吗?我们试一试好吗?
老师带领学员计算得出84,和恰当答案不符。
为什么我们这么计算没有得到72呢?是我们那里出了问题呢?难道还有另外的运算法则吗?那我们最近就再次来学习四则运算,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办法,好不好?
设计动机:有计划地安排训练,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超过熟练计算,为下面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也留下了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
① 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学习
多媒体展示“买门票”情境图跟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 师:从图中你拿到了哪些信息?
师:“半价”是哪个意思?
(理解“半价”指的是小孩票的价格是成人票的价格的一半)
分步列式
师:购门票需要多少钱?你可列分步算式进行解答吗?(学生上台写答案) 方法一: 24×2=48(元) 24÷2=12(元) 48+12=60(元)
方法二: 24+24=48(元) 24÷2=12(元) 48+12=60(元)
师:说说这样列式,每一步是哪个意思?学生提问每一步的意思。
综合列式
师:同学们能按照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提问,老师多媒体展示) 算式一: 24×2+24÷2
算式二: 24+24+24÷2
师:这两道算式和上节课的算式有哪些不同?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哪个?每一步是何种含义?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说帮朋友看看。(老师指名回答)
24×2+24÷2
=48+12
=60(元)
(引导学生理解:先算:爸爸妈妈两个大人,所以买两张成人票,就是24×2=48,同时算:玲玲是小孩,买成人票,就是24÷2=12,最后求总门票,就
是48+12=60)
师:那方法二又是如何计算呢?老师想算一遍让你们听听有没有算对,大家应留意同学的运算顺序啊。
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老师是按哪个顺序计算的?引导学生理解:先算玲玲的票价24÷2=12,再算三个人的总价24+24+12=60,也得到了60正确答案,那老师的运算方式恰当吗?)
师:比较我们上节课的综合式子,看看我们这两个综合式子有哪个不一样,它有这些运算呢?说说每道算式是按怎样的排序算的?
(引导学生写出: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并多媒体展示运算定律)
② 例3拓展题学习
多媒体展示“买门票”情境图跟拓展题: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列举综合算式并推导。
算式和计算过程
100-24×3
=100-72
=28(元)
答:应找回28元。
师:先算什么,再算哪个?每一步表示哪些意思?
(引导学生利用运算定律,并结合实际理解含义)
③ 师:你能够强调什么数学难题?请老师在小组里强调问题并解答。
【巩固练习】
⑴ 做一做
完成教科书P7“做一做”第1题。
要求:先写出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非常运算顺序是否一样。
⑵ 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25×2=50 62-50=12
32÷8=456+4=60
15×3=45 30÷6=5 45-5=40
⑶ 判断并改错
22+18÷232-10×256÷8+7×3
=40÷2 =22×2 =7+7×3
=20 =44 =14×3
=42
要求:独立完成,并小组评讲。
设计动机:让学生独立构想、辨析,完成训练,培养学员综合利用知识的素养,加强英语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
【归纳总结】
通过现在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还有新的看法吗?
设计动机: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计算定律。培养学生的推导概括能力。
【作业布置】
①完成课堂作业本P2
②完成书上P8练习一:5、6、7、8、9、10题
7、资源及媒体的应用
教师依据教学设计方案的规定事先制作好上诉内容的课件,以供课堂之用,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也可有条理地板书学习内容,便于学生接受。
8、教学设计后记
本内容的设计遵循了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的观念,并结合教材,运用多媒体,根据学生的感知特征,恰当地强调讨论的难题,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景,引导学员自主探索和归纳知识。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鼓励作用,又有效地推动教师参加至教学活动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本节课复习的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注意鼓励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加强教师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复习课的语文教学鲜活而精彩。
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整理重在引导学员回忆学过的知识,并梳理成知识网络,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众多,各概念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学生易于混淆,因此尝试使学生回想相关知识点,列出复习纲要,利用表格的方式分别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表面积和密度的含义等常识进行整理,建构知识网络,从而产生良好的思维结构。
2.注重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应将长方体和正方体所有的知识点一一进行训练,那么肯定题型过多,题量过大,不利于知识间的非常。因此,本节课在训练时运用“鱼缸”这个素材,把一个个知识点系统地贯穿起来,让学生围绕“鱼缸”这一语境提出相关的难题,并加以解决。这样的设计虽然可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贯通,还能培养学员灵活运用知识的素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直接引入,回顾知识
1.直接阐述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及确认位置的复习。
2.整理知识点。
(1)展示整理要求:
①想一想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及确认位置的相关知识点。
②概括出各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进去,尽量做到简单明了,便于记忆。(提示:可以用图例法、树形图法或列举法表示)
(2)小组交流,要求:组长和同事相互介绍自己整理了这些知识点。比较一下谁整理得简单明了,便于记忆。
(3)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投影展示)
长方体和正方体
确定位置必备的要素:确定观测点跟方向,同时需要量出距离跟角度。
设计意图:复习本节课的重要目的是常识的综合化,因此,复习时应留意对常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建立知识网络。
⊙归纳整理,系统复习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呢?怎样整理才能使人更明白地看出他们之间的异同与联系呢?
(1)学生小组合作整理表格。
(2)展示交流小学教案格式,构建知识网络。
(1)关于表面积、体积跟容量,你都明白些什么?你可用自己偏爱的方法把这种知识进行整理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
(2)学生独立整理。
(3)展示交流,构建知识网络。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在地面上贴地板、选择连号的参观券或座位等实际问题,都可以跟图形的覆盖现象联系起来。围绕覆盖了那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用等弊端进行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展现数学是探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跟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乐于探索的。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里的覆盖比较简洁,覆盖的位置只有一个维度上差异。例2里图形的覆盖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差异。练习十采用例题里的方式跟认识的规律,解决日常生活、数学游戏中的实际问题。
1、 例1突出探索规律时的数学活动。
例1的教学从游戏起初。把1~10这十个数从左向右顺次排列,组成一张数表,游戏的方式是,用红框在数表里框数,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只框两个数,第二次要框三个数,第三次框更多个数。
第一次游戏,先框出数表左端的两个数1和2,算出它们的跟是3。再任意移动红框的位置,可以看见各次框出的两个数都不会完全相似,因此两个数的跟不可能相似。“一共可以受到多少个不同的跟”提出了游戏里的物理难题,把课堂的注意力集中到探究红框在数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位置。学生首先会想到第一种方法,随着红框从数表的上端逐渐移至右端,依次计算1+2=3、2+3=5……9+10=19,数数一共写了9个算式,得到9个不同的跟。第二种方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问题的理解非常精确。“一共可以受到多少个不同的跟”这个难题,是问跟的个数,不是问跟是多少,所以不必进行求和计算。二是应用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红框从左向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结果。其中,红框平移8次,能得到9个不同的跟,是必须突破的瓶颈。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物理活动的水准有了提高,也为再次进行的游戏跟探索规律建立了系统。
第二次游戏,红框经常框出三个数,和第一次游戏相比,有两点提高: 一是可用平移的方式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戏中感受了平移是缓解这类问题比较好的方式,在此次游戏中学生必然乐意应用这些方式。二是初步认知每次框出的数多,得到不同的跟的个数少。这一认知一方面可在疑问的答案上拿到: 每次框2个数,得到9个不同的跟;每次框3个数,得到8个不同的跟。另一方面可在平移的过程中感受: 每次框的数少,红框平移的数量多,得出的跟的个数多;每次框的数多,红框平移的数量少,得出的跟的个数少。显然,通过此次游戏,学生对用平移方式缓解问题的感受深了,为看到规律迈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