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2016年板桥镇潘河小学王刚曹教学招聘考试大纲(2)

2021-07-15 04: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的各自特征,对统计图的表达形式有了辩证的了解。】

(二)辨一辨。 1.整体分析,做出选择。

小结:认真的读图,抓关键,非常重要。 2.局部分析,解决难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患者检测一次体温? (2)聪聪在12月6日12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3)聪聪的体温在那段时间里下降最快? 3.提升:在通过折线图解决难题时,有时候不仅必须整体考量,还要从局部分析。

【设计动机:通过预测两幅病人体温记录图,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同时既练习学生正确读图、识图的方式,有效地发展了学生对数据合理解释跟简单判定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回顾学习过程。 2.引申到课后。

第四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复习教学设计.doc

6-18 统计

【学习目标】

1、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跟基本技能。

2、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

3、体会数学常识的应用价值,树立知识的应用观念。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把握统计的常识,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

2、难点是合理使用统计数据,掌握分析推断方式。 【学习过程】

一、统计表:阅读P109主题图及表格,明确下列问题:

(一)统计表的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体现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统计表的构成个别:一般分为表格外跟表格内两个别。表格外部分包括表的名称,单位说明跟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含表头、横表目、纵表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统计表的类型: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四)统计表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设计草表

4、正式制表

二、统计图: 自学P110例1,明确下列问题: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哪些特质? ☆友情小提示:(1)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诸多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差异情况。 (3)扇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各类数量的占有率。

2、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还可以借助什么方法收集数据?

(如: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验活动等。)

4、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方法是哪个?

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自学P111例2,明确下列问题:

1、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

2、在例2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3、不用计算,你可看到里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4、你觉得用哪个数表例子2两组数据的通常水平相当适合?

四、巩固训练:完成P112练习二十二第1~4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最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巨大,但却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看到或想法)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统计

第八单元 统计

教材分析:

学生即将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了解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本单元是在学员已有的常识和心得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跟预测过程,了解统计的含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内容:继续了解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取了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生活情景,激发师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师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状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员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知道统计的方式,认识统计的含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之类,使学生确立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侧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预测。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使学员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引导学生参加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跟独立构想能力,并推动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跟预测的过程,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用简洁的方式搜集跟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按照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提问简单的难题,并无法进行简单的预测。 3、通过对周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师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教师的合作观念跟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安排:2课

第一课时

统计

(一)

教学内容:统计

(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调查跟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式搜集跟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按照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提问简单的难题。

3、通过对周边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师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跟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状况) 3、怎样能够使你们一看就知道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状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一同将搜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哪些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课堂中,创造了教师了解的隔阂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讨欲望,使学生知道,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预测,从而使学生最充分地了解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使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哪些联系与差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能够看到哪些?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这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事参与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数量的状况是如何的? 你参与了那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与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提问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哪些?(板书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统计

(二)

教学内容:统计

(二)(教材第109、110、111页内容及训练二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跟预测的过程,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用简洁的方式收集跟表现数据。

2、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按照统计图提出难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跟合作观念。 教学重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离不驾车,各种汽车经常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播放录像)同学们请年,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究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统计表(记录单)

种类汽车面包车客车车辆辆数 (2)组织学生第一次记录:

记录完后,问:在观看录像时,你是怎样记录四种车辆的次数的? 交流完说明用画“正” 字的方式既快又便于。 (3)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问:全部记清的同学举手?

(由于汽车过往速度快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学生记录造成了困难,因此顾此失彼。)

讨论:怎样记录能够既快又具体呢?

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总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总数。 (5)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学会制作统计图。 (1)分组讨论:

如果用每个 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

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讨论后得出结论:用1个 表示5辆车相当合适。 (2)师生一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先使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 (3)在书上完成例1统计图1、2、3小题,指名口答。

(4)组织讨论:20分钟后第一辆车更有也许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式。

三、形成应用

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四|、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课后从小组为单位调查班里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使学生在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推动。

教学反思:

孩子在参加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很兴奋,比较感兴趣.这样很容易激发小孩学习的欲望. 教学反思:

学习效果很好,孩子对统计的常识掌握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