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草原》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访问内蒙古草原(2)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质是广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哪些差异?从哪个地方开始变化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看到一条河起初变化。)
(4)看到了河,环境有哪些差异?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了。)
(5)为什么有了山,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差异?(有了湖泊、水草长得繁茂,蒙族人民常常把猪、羊、马群赶到这里来放牧。)
4.讲读第2层。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2)“疾驰”、“襟飘带舞”是哪个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它们时常发生在旁边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艳丽的衣裳,这样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4)当主人看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哪些差异?从课文中这些句子可以看起来?
(“静寂的草地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体会,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山羊成群,主人热情迎客,听到了诸多声音,自然导致一种兴旺、热闹的体会。作者的领略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差异的结果,这表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练习课后作业第1、3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除了风景美,而且草原的人最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意思。
(三)有情感地朗读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除了风景美,而且草原的人最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跟草原环境的变迁,让我们读了感觉祖国草原的景色是如此美。现在学习课本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了解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3、4、5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事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哪些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这些地方?画出体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2.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如何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体现激情迸发的氛围?手是如何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感受到主客见面时大伙的心态怎么样?用快乐、热情的情感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如何招待宾客的?从这节中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更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3)客人告别时的情境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哪个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义如此深厚,怎么忍心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哪个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相互交谈,送别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相互交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词语结尾的作用是哪个?(这两句诗抒发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情感。)
(4)哪些地方表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哪些?这样写有哪个好处?
(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宾客,席间姑娘们还要听情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表演。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三)总结全文。
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哪些?
后面三段主要是写哪些?
(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人民情感深厚。)
2.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小结:这篇短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体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展现蒙族人民的灵魂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奇特的景色形成了藏族人民质朴的习俗,独特的民族个性——热情奔放。作者描写了草地的美好景象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场景。草原的静态美跟藏族人民欢迎宾客的热烈欢腾景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
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题。
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