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化和差_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口诀_积化和差有趣记忆口诀(8)
(三)课堂练习
3.△ABC中a=4,b=10, B=30°,求∠B.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5分钟.)
练习题解答
∵△ABC中,a<b,∴∠A为锐角,即A=30°.
∴△ABC中,b>a,∴∠A可为锐角,也可为钝角.∴∠B=45°或135°.
∴ 本题无解.
师: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问题;二角边或二边一对角解三角形,加上过去余弦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对解三角形的情况、条件、解的状况有否体会?
生:对于任一斜三角形,若已知二边一夹角;三边;或两角一边;这些条件的确定,三角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所以这类已知条件的斜三角形都有唯一解了.但已知二边一对角的情况就不同了,这样的三角形可能不存在(如练习3),即使存在,由于这样条件确定的三角形不是唯一的,所以可能一解,也可能二解,究竟一解还是二解要依三角形中的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原则判断.
师:这位同学的总结很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二、作业
1.读课本p.243—p.248,注意p.248图形的解释和p.248中例4.
2.书面作业p.249中1;p.254中2、4.
第三课时 §3.7应用举例
一、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课
师:我们已学习了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工具——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以及它们的各自用途,下面请大家再看一例
△ABC中,b=7,c=5,∠B=120°,求a.
生:依条件先用正弦定理
∴sinA=sin(60°-C)=sin60°cosC-cos60°
师:本题是否还有更合理的解法?
生:我想可以用余弦定理解.
由余弦定理得:
b2=a2+c2-2accosB.
∴49=a2+25+5a
∴a2+5a-24=0.
解得 a=3.
师:显然第二种解法比第一种解法简捷,我们说二边一对角的条件解斜三角形一般应选用正弦定理,但若已知的角为特殊角的话,使用余弦定理是更好的.
师: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是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工具,有了它,任意斜三角形只要给定三个条件(其中至少有一条边),就可以从已知的这些条件求出其余的任何边与角.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存在大量解三角形的问题,今天这节课就介绍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加深对解三角形方法的理解和
操作.
(二)应用例举
例1 如图3-11,是曲柄连杆装置的示意图,当曲柄CB绕C点旋转时,通过连杆AB的传递,使活塞作直线往复运动,当曲柄在CB0位置时,曲柄和连杆成一条直线,连杆的端点A在A0处,设连杆AB长340mm,曲柄CB长85mm,求曲柄自CB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80°时,活塞移动的距离(精确到1mm).
分析:本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为如图情况,其中∠C=80°,AB=340mm,BC=85mm,A0C=340+85=425mm,求A0A.本题的关键是求出AC的长.而在△ABC中,∠C=80°,不为特殊角,是典型的已知两边一对角,求第三边的问题,解题的途径应是使用正弦定理先求另一个对角,求为∠BAC,然后再用一次正弦定理(或用余弦定理)求AC边.
解: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由于BC<AB,∴ ∠A为锐角.
查表得 ∠A=14°15′.
∴ ∠B=180°-(A+C)=180°-80°-14°15′=85°45′.
你儿子是哪个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