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小电子教案格式要求(推荐)(2)
2. 字词认读:
白驹过隙( ) 蓦然( ) 积攒( )絮语( ) 安恬( ) 樯橹( ) 惆怅( ) 徜徉( )
三、初读文本 整体认知
1. 学生自读课本,默读全文。
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含义的词句以及是自己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划进去,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哪些内容,注意刻画这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情感的语句。
2. 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清华,实现了童年的理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清华三年里的学习跟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提到这次,从那时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五年生活再提到对北大的赞扬歌颂。
四、再读文本 理解文章内容
(一) 思考:课文哪部分内容集中叙写了“十三岁的境遇”?
快速阅读短文第一部分,用两个最可表现作者心路里程的字,概括作者7岁到16岁的四个生活剪影:
7岁的 见到一张泛蓝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
10岁的 过北大校门而不顾,坚信自己会变成北大的学生,要保持新鲜感。
13岁的 考入北大,从此在北大成长。
16岁的 为庆祝清华九十年校庆之际创作此文回顾三年北大生活,展望将来,渴望成就与飞翔。
明确:七到十六岁的生活:
7岁 初知北大 莫名的惊讶、喜悦与感动 向往
10岁 初见北大 固执地扭过头 自信
13岁 进入北大 没想到这么快 自信
16岁 感悟北大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作者两年来观念感情的变化:刚步入北大:“一头脑浪漫想法”,“对哪些都富有了兴趣与好奇”,入校两年后的春天:“心情不胜凉意”,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这一差异说明了作者借助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跟成熟。
(二)第二部分从这些方面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图书馆 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
作者通过谈北大的书跟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
1. 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从这微风吹来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北大为我展现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2. 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脆弱,特有的纯真,言谈到犀利与机智,为的是永不厌倦地展现北大清新自由的氛围。
3. 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富有希望的今后流淌。
(三)朗读最后一个部分:
A. 这一部分表达作者对北大的哪些感情?
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赞颂北大、抒发深情 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我就会回到你的身边
抒发了依恋北大而又最终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情感。因为清华不仅仅是校友,它是校长,是同学,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五、深度启发 激励向上
作者“渴望生活,渴望成就,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你期待什么呢?
课堂小结:我们仍然无法跟她超越,但我们从她的成才故事中汲取到的更宝贵的东西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成就等等。希望你们可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在生活跟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观念、有觉悟、有常识、有智慧的人才。 (板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清华,实现了童年的理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清华三年里的学习跟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整合训练案: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当时,好像还看了一个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虽然为北大感到自豪,也要使北大为我觉得骄傲”——在图书馆大楼的衬托下突然变得苍白无力。我紧闭着脸,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觉得:400多万册图书!实在无法想象。而其中我所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学的最小的零头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想起起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出现的一件事情:记得当时灯未熄了,我们在阴暗里蹲在床上,随意聊着天儿。我跟领队的哪个女教授正说得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子却突然哭了起来。我们震惊地问她如何了,她哭泣着答道:你们明白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跟女同学的谈话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可那个女孩子的哭泣反倒长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里。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朋友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侯,我感觉今天理解了哪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哭泣的男孩 1. 从选段中找出两组同义词语:_______与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 2. 请看看文中出现的破折号和省略号各有哪些作用?
破折号:____________________;省略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不制造地区紧张武器怎么能好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