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信息化教学,如何“从竞赛到常态”
随着现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然渗透到各个领域,信息化教学也作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方法,尤其针对职业教育而言,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等辅助方式,把实际当中抽象的技能操作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枯燥的概念跟内容更加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能极大提高老师的课堂效果跟学员的学习兴趣。
这因此,配合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自2010年起,连续三年举行了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每一届大赛都可感受到引进新媒体新技术引发的一波又一波“信息化热”。但是,大赛的风波之后,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是“消化吸收”,将每一波“信息化热”转变为教学常态,即把新媒体、新技术、新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整合。
信息化教学设计(从比赛至常态的核心能力)
教育部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6年6-7月组织了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素质现状调查,参与调查的员工包含普通学生、骨干校长、系主任、信息中心主任、教务科长及院院长等3000多人,收到有效问卷1193份。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素质现状有如下表现:
一、是各级人员普遍觉得我国职业学校校长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一般;
二、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多数学生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方式,但并非偶尔应用;
三、是教师自身更薄弱的信息化教学素质是信息化与课程的融合能力;
四、是信息化环境下实行信息化教学的难点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五、是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加大了学生工作量;
六、是现在推行信息化教学主要因素是教务要求。
以上状况表明信息化教学的推动是要有动力的,而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正是推进信息化教学的直接动力。教师通过备赛、参赛,在参评作品打磨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增强信息化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借助信息技术破解教学重难点,达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品质的目的。其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比赛比的关键能力,也是“从竞赛到常态”的核心能力。
以2016年大赛设置的三个赛项为例,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信息化实训教学的比赛内容分别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实际操作。显然,三个赛项比的关键素养都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而日常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也只有借助信息化教学设计,才能通过信息技术信息化大赛教案格式,更有效地将课堂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进行破解,把这些看不见、不易懂、记不住、听不明白、学不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去破解,让学习从难到易,从复杂到简单,以增加教学效果,提升教学品质。
信息化教学常态化需要市场信息推动实施
大赛因为是少数群体在做,如何能够将大赛作品的打磨过程转变为常态化教学过程?这应该行业信息化的助推,通过市场信息化的驱动,拉动专业信息化、课程信息化和课堂信息化,使信息化教学的推动常态化。在此,以医疗产业信息化为例,说明市场信息化带动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过程。
随着医疗产业信息化不断深入开展,目前医院里大大小小信息系统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个,原来即使1-2个机房管理员就能够维持学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在现在庞大的医院信息系统广泛使用的状况下,不仅学校信息化人才的人数非常欠缺,对其技能也是了新的意愿:要无法知道学校的基础管理,熟悉医院信息系统组成、功能、流程跟操作,能够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预测、设计、辅助开发、维护运行与日常管理,能够把握常见的硬件研发科技和数据库应用技术,还要能够进行日常数据管理跟数据预测。
对应医院信息化人才培养要求,信息类和卫生类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对口专业。但是,目前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宽口径的,适合所有产业,面向所有企事业单位,显然不能满足当前医院信息化的专业化人才培养需要,这就必须对职业学校的现有专业进行转型,催生符合医院信息化人才技能新需求的专业——卫生信息管理专业。
而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的明晰,又推动课程信息化改革:从普遍适用的管控信息系统课程,变成学校信息化专用的医院信息系统课程;从普遍适用的企业管理课程,变成学校管理课程;同时,软件研发科技、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管理与预测科技也必须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升级相关课程内容。
课程变革了,教学改革也要跟上。信息化教学推行要素主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制作、教学实施、效果评测等。前三项是教学水准问题,要借助校企合作、名师带领、研究中心指导、发展中心培训就能够带出来;第四项是技术水准问题,要借助媒体制作中心跟高校财力支持完成;第五项和第六项涉及至管理水平问题,需要教学管理、督导检查、专业建设等教学管理部门完成。同时,要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还必须校长的课堂教学实施。
混合教学方式是信息化教学常态化的典型实践
大赛的开展推动了信息化教学的助推,行业信息化引领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促使信息化教学促进的常态化,“从大赛到常态”带来的整合应用实现了混合教学方式的实践摸索,加速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整合。
在互联网+时代,经过信息化教学设计,制作教学微视频,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进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是现在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在此,以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边际效用相关概念以及递减规律为例,解析常态化信息化教学推行过程。
第一,明确案例教学单元内容。
可以选择总效用、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函数、边际效用曲线及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成为教学内容。
第二,明确应获得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弄懂总效用、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信息化大赛教案格式,学习总效用、边际效用函数及曲线表示,理解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掌握边际效用的推导方式跟应用。
第三,确定知识目标与素养目标的获得方式与方法。
总效用、边际效用相关常识可以借助案例表明、观看微课视频来获得。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的推导方式及应用能力目标可以借助问题驱动、课堂导学、自主研究、协作学习等来获得。
第四,教学实施与学习效果评测。
首先借助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其次,带领学员观看微课视频,使其把握总效用、边际效用相关概念、函数及两者的关系。再其次,采用概念、选择、填空、判断、简答等题型,设置知识测试练习题,进行在线练习,巩固学习相关常识。最后,借助实际问题的剖析与解决,解析所学知识。基于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研究与协同,将微课视频所学知识解读与推测。学生借助举例说明、观看微课视频或者在线的常识评测,掌握所学知识。如果针对提出的难题不能直接解决,就必须通过校长的教学导学、学生的自主研究跟协作,综合当时所学知识,最终解决难题。这个过程是导学的过程、参与的过程、自主研究的过程、协作学习的过程,也是知识内化、能力提高的过程。通过问题的剖析与缓解,学生的知识跟能力受到了全面提高。
作者:唐文晶 教育部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你很成功但你讲的话不全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