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2)

2020-10-28 23:0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4.评价方法更加单一,数学观念难以激活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主张校长蹲下来与教师平等对话,搭建开放性的系统。这样做一定可以为学案导学创设很好的教学自主自学的环境跟氛围,这本来没有错。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水平是有限的,学生“天马行空”的看法有时是片面的,狭隘的,甚至有时根本就是错误的。在学生交流环节,为了维护学生所谓的个性想法,怕伤及教师学习兴趣与自尊,而听之任之,有放任自流之嫌。 这种拘泥于形式化的评判是对学生无益的。

四、小学物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误区的解决机制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针对学校物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众多弊端我们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座谈,梳理教学过程中的难题与不足,力求在“转变教学理念、改变练习模式、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学科能力”等方面产生行之有效的缓解措施,真正使学员自主学习,从而培养教师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成效。

(一)抓住一个核心:转变思想,以学导学

首先,教师受传统“一味地讲、满堂灌”的不良教学理念的妨碍,有些也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改变。我们就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教学活动的“时间量化行为”,比如:学生自学教材例题环节建议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师生互动交流环节在10-15分钟左右;当堂检测在20分钟左右。从体系上要求学生在教学上进行自我提升训练并进行常规检查,给学生讲的时间进行限制不是限制与施压教师主导地位,而是从根本上限制教师不去侵占学生应有的学习空间,真正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既然是“导学”,教师就必须使学员充分体现自己的看法。学生自己强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难题,得出结论并加以运用。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教师的自学能力,并不是让教师的主导地位的退出,而是提倡教师创设各种学生展示的系统,完善各种教学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在教学上,特别是在学生交流的“导学”环节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尽早介入学生学习问题的领域,需要学生鼓励时老师应该毫不犹豫地进入,及时予以学生学法的指导。

最后,教师应尤其注意学会掌握学案与教学实际状况的联系,善于捕捉课堂亮点与有利的突发情况。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应为我所用,因势利导,做好“导读、导议、导思、导做、导练”等工作,只有这种能够真正做到“转变思想、以学导学”。

(二)摒弃一种极端:精讲精练,落实减负

1.教师精讲,学生精练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学生学业的超负荷的课业负担大部分源于作业,这只是减负的一个难点。我们需要摆脱长期的重复性的、无效的“题海训练”的极端行为,要做到精讲与精练。

在学生的教案环节,就规定学生完成“五倍习题”,学生导学案的随堂检测习题是融合了师生单元卷、期末卷、教辅等五倍习题,在单元的题库的基础上分化到每一课时进行练习的,知识点与考点比较准确,而且按照学生差异分为“A、B、C档题”,这样学生训练内容带有高度的整合性,做到“精练”。学案导学要做到课堂作业当堂消化,课后作业精挑细选,不帮女儿课后增加课业负担。

课堂习题解答思想与方法的交流环节,为了规避教师不依学情,通篇全讲的现象发生,可以规定教师在师生当堂检测过程中开展核查,收罗典型错例,主讲易错题的失分原因,真正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甚至可以节省出时间进行考点再过关,做到“教师精讲”。

2.建构知识框架,提升练习的综合性

任何物理知识点的展现都要梳理“从那里来?长什么样?到那里去?”,“一题多练,一题多变”固然重要,但学生在导学的各个环节要注意结构化体系的教学。由点串连成线,由线合并成知识网,引导学员主动构建知识的脉络与平台、框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在教学与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应提高作业的综合性,培养教师综合利用的素养。比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学完“千克、克、吨”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把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内容进行一个小的总复习,让学生梳理出现阶段“常见的量”的内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货币单位与时间单位,形成知识网络。

3.作业体现分层性,做到分类管理

小学数学表格式导学案_小学数学导学案格式_小学数学导学案格式

学案导学模式也有一个改革的看点就是“同堂异步”理念,即:一堂课可以推进不同的学习目标。学生是有个性变化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中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当堂检测环节需要使全班学生实施和超过不同的作业目标。在本节课学习内容完整性不变的状况下,可以因人不同而下发不同的导学案。不但可以引导纵向的多学、超前,倡导横向的学深学透,拓展知识的涵义与外延。要做到“下应保底,上不封顶”。在掌握练习共性特点的基础上,完全尊重学生的气质差异。这样一来,学生的训练效果最优化了,不同的学习对象涉及自己实际应该的学习内容。不会浪费无用的时间,也提高了训练的强度,自然,课业负担也必定会降低。

(三)坚守一份责任:省慎实用,培养能力

首先,在常规课堂中,着重学生科学认知方式的培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了解规律,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与导学上,应重视培养教师经历“发现问题—大胆推测—验证反思—建立建模—实际利用”的科学认知的全过程的习惯。教师在学员自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应重视科学观念方法的培育和物理观念的渗透。

其次,学案的设计不能只以“应试”、“应考”为目的,对于纯粹以实用主义为目的“导学案”要保持省慎的心态,“考什么就教什么”只会使我们的学科教学步入狭隘的窘境。建议在常规考点习题的基顾础之上尝试利用学案来研发有个性特色的“数学校本教材”。比如:有学生尝试在学案上专门划出一个版块用于教师进行“数学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视野;也有老师在学案中使教师每日都写“数学日记”,以此来培养教师语文的情趣,发展思考与辩证的认知;也有学生每天安排课后阅读化学教师报与刊物报纸等。就像全国高中语文特级校长贲友林老师说的这样:“让学员在研究性练习学校,练习不应成为傻瓜式的操作,可以使训练的控制权悄悄向学员转移,这样学习的训练就成了自己的作品,而非教师的产品。[4]”

最后,多丰富教学方式,有学生以“数学户外课”方式让学员走出学校,以为教材为主但既跳出教材,跳出繁琐的试题训练。比如教师在学习方向与位置的内容时,教师带领师生去大学的教室真正体验生活中的方向,把所学的物理常识应用于生活。这样的尝试既可架起数学理论学习与实际利用之间的桥梁,又可使教师体验与感受数学的文化,学会用英语的认知去观察与思现实事物。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

(四) 完善一种行为:不拘形式,科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认识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激励学生学习跟改进老师课堂。应制定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判体系。评价又应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应加强学习的过程;既应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加强教师在数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感情与心态,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建立自信[5]。所以在学校讲义导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拘形式,适时地进行科学评价。

1.评价应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演进趋势在评判对象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的学,从原先注重学生的教转向教学结果的同时,也考虑教师的课堂和师生的学。不实事求是、不恰当、不公平地评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校长教学评价语中,经常说:“你真好!”学生仍不知道自己棒在那里,特别是在学校的中高年级阶段学生最在乎教师对其评价是否符合实际状况,是否违背情理。教师适时评价时,要求学生不但应说出好,更要评判出好在哪里。

2.评价应因人因时而异

教学评价又应从只关注常识的把握转向全面关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基本活动心得”,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人因时常异。比如:经常遭到表扬与引导的学生,有时评价中可以强调一些特点,让学生可更理性看待自己的体现。表现仍然不足的学生,稍有进步迅速予以肯定,这将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同时,评价最应有时效性。如当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开始发生不稳定时,及时、肯定、积极或劝诫式的评价可较好的巩固学生的进步。

3.评价应有发展性,有针对性地量化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学案导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进行长远地规划,并尽力、长期地推进下去。而不是今天要上公开课或者领导来授课就来一个小组竞赛,贴几颗星星。评价的项目可以多样化一些,学生在教学上讲话积极,乐于动手实践,认真倾听等体现可以变成一个有针对性的量化表,由小组长或者专人负责记录。评价必须作为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以此来提升教师的优良的教学行为,从而让学员维持一种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结果评价到学员学生堂行为方习惯与思维能力提升的转变过程就是从静态走向动态。

五、总结

综合所述,小学物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革除了特色教学中很多的弊病,真正反映了以教师为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方法,落实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教师应勇于转变思想,转换角色,蹲下来与教师交流,真正作为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评价者。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自主研究与合作交流,真正培育受用一生的自主自学能力。在学生与生生互动过程中,质疑沟通、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真正提高学科能力。在当堂检测时,教师精讲释疑,学生先测后议,生教生,兵教兵,及时查缺补漏,真正做到高效灵动,轻负优质。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与老师都偏爱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才能推动学生一同成长、共同演进的和谐统一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林森.教学革命 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5-27.

[2]安妮塔.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M]. 北京:机械业出版社,2015,6:48-49.

[3]赵劲松.由三枚硬币说开去[J].小学教学,河南教育报刊社,2011,11:1—2.

[4]贲友林.与学为中心英语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151-16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3.

浅谈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聚焦前沿 名师有约”福建省小学语文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在泉州聚龙外国学校举行 胡怀辉老师作示范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