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2)

2020-09-04 08: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脚印。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 衣,头戴毡帽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冰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那位朋友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表述。) (3)你有哪些补充的?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词语来展现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怎样在场景上体现出来的?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朋友所叙述的情境,边想边读。 看朋友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诗意,边唱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众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偏爱的诗,下 节课,你们来做教授,给你们介绍。《寻隐者不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6 个生字。认识“寻、隐、者、遇、药”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释题质疑。 1.直接揭题。 通过当时的学习,我们将要认识了古代四位大作家: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

今天,我们随着第五 首古诗的学习,再了解一 位唐代大作家,他的外号叫贾岛。 2.释题。 寻:寻找、寻访。 隐者:隐居深山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含义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深山中的人仍没有遇到。 3.质疑。 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 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了解了哪些,还想了解些什么? (我明白了作者在向隐者的恩师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那里;隐者在河高林密的山间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短语的含义。童子:小徒弟。此岭:这群山。 3.师重点指导。 言:说。 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山峦缭绕。 4.根据句子想象诗中省略的提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心灵,指导教师有情感地朗读。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成为失望。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在反复朗读中领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人生第一次的古诗_写月亮的古诗

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1.正确地、有情感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 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枫桥夜泊》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1、能恰当、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背诵课文。 2、通过对句子的吟诵感悟,体会诗中展现的秋景和作家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恰当、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句子的吟诵感悟,体会诗中展现的秋景和作家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摹秋天的宋词,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词。揭题:枫桥夜泊。 3、简介作者:张继,唐朝画家,湖北安阳人,早年没做过哪个官,就南下吴越,写下了许多诗篇,《枫桥夜 泊》就是其中更著名的一首。 二、初读课本,认识字词 1、请师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词义,理解整句,想想每句诗的含义。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课文,指名朗读,引导评议。 (2)通过自学,你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义?(泊:停船靠岸;枫桥:姑苏城外的一座拱形桥;……)你是咋 么弄懂这些含义的?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理解课题。

教师:枫桥在哪里?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唱,你似乎看见了哪些?听到了哪个? 3、学习第一句:你似乎看见了哪些?听到了哪个? 4、朗读训练。 5、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觉得?诗人想起 了家乡想起了父亲,他悲伤得怎么样?( 6、朗读训练 7、学习第三、四句:你还看见了什么?寺里还传来了哪些?听,钟声怎样?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 到客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含义。 8、朗读训练 9、齐读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感悟 1、这幅画在你心中是这种的美好,但是,它在诗人的眼中仍不是这样的,这跟诗人后来的心态有关。诗人 是如何的心态呢?诗中的那个字写成了这种心情?(贴出“愁”) 2、让我们作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些秋夜吧。 3、教师描述:在一个月色迷蒙秋霜漫天的夜里,你坐的大船停泊在枫桥边,天气酷热,你把衣服裹得紧紧 的,江边的片片红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觉得寂寞,使你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 上…… 4、让我们用满腔的情,来吟唱这首名传古今的诗吧。《渔歌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观念感情。

2、背诵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场景,并叙述出来。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境。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可表述起来。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知道有关词的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字词: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哪些感觉?这首词写了这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问题。 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词典理解整句的含义。 读字词: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含义。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夜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绽放,清澈见底的湖水中有肥美的鲈鱼在游 动。在美景如画的湖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古诗教案怎么写,久久不愿离去。 四、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么的观念感情? (大自然) 3、有情感地朗读《词两首》。板书设计: 渔歌子白鹭飞斜 桃花流水鳜鱼肥风拂面 不须归热爱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