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开题报告:二期课改背景下学校数学“读写链”的实践与探究(2)

2020-08-08 13: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两位特级校长在它们一生研究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思考,提出了把“阅读链”和“写作链”进行融合,带领青年学生进行最深层次的探究,以产生区域性的学校语文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由嘉定区小学语文“希望之星”研修班的10位骨干校长组成,这里有英语教研员,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校长、基层医院领导。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也有“嘉定区希望之星”研修班的其它学生。这些来自基层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有丰富的课堂经验,研究队伍强大,实力深厚。研修班的组建得到了区教育局、区学生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研修班学员的活动受到了各基层学校的大力帮助,这些都将有利于课题的成功推进。

另外,本课题得到省、区有关领导和教授专家的全力支持,从研究时间来看,有两年多的时间,其研究成果可以初步显现。

附:参考文献

1 已有相关成果:

(1)专著《“阅读链”研探》 蒋蔚芳主编 2001.7

(2)专著《小学生创新材料作文指导》蒋蔚芳主编 2006.7

(3)专著《小学作文教学论》 徐永森著语文出版社 1995.1

(4)专著《小学生创新材料作文指导》徐永森主编,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2006.7

(5)专著《小学作文一材多题》徐永森著文心出版社 1996.7

(6)专著《小学写作多角度训练与点评》徐永森著南海出版公司 1996.10

(7)论文《小学语文体验学习》 李珏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6.7

(8)论文《在阅读中发展,在阅读中看到》须强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6.7

2 其他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写:《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山东高校联合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韦志成主编:《语文学习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3)韦志成主编:《语文教学设计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4)钱梦龙主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5)周一贯著:《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6)周一贯著:《语文教学方法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

“二期课改背景下学校数学‘读写链’的实践与探究”课题组

2007年3月

附件1

“‘读写链’教学思路的实践与探究”实验计划

李珏

一、 研究目的:探索运用“读写链”有效提升学校英语课堂质量的方式跟方法。

二、 研究内容:

1、立足课堂,以“读写链训练手册”为主要契机,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找准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的结合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相应的练笔,切实加强教师的读写能力。

2、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有效提升教师的写作兴趣跟写作能力。实践人机一体化、主题式研究、文学社等主要试验方式,通过对课内外研究的融合找准文本阅读、拓展阅读和社会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点,探索多渠道的提升教师读写能力的课堂措施。

3、收集课例,编撰课例集,从课例分析中探究分年级课堂策略。定期举办试验组会议,及时沟通、交流研究成效,探索各年级教学思路,收集、研究“读写链”研究过程中的课堂得失,撰写典型课例。

4、修改、完善《读写链训练手册》。

三、 研究步骤:

1、专题讲座。申报实验班。

2、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期初测试。

3、课例研究,每月交流、研讨,收集课例,完善《训练手册》。

4、期末测试、分析。

5、阶段性总结,调整、再实验。

小学语文描写景的课文教案怎么写_小学语文写景课文教案_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6、实验总结,编撰课例集。

四、 主要研究成果:

1、“读写链”课例集。

2、关于“读写链”教学思路的研究报告。

附件2

“人机一体化‘读写链’训练方法的研究”实施细则

李琼

一、指导思想

以二期课改精神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二期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读写链”研究》课题精神,积极推进研究,探索以网络为基础,进行“读写链”训练的方式与方法,提高学员的读写能力。

二、研究目的

1、帮助学生通过网络,扩大阅读量,学习口语方式,丰富写作素材。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科技,提供教师交流、学习读写成果的系统,及时分享学习的体会。

3、让声像语境作为“读写链”中介的形式,进一步拓展“读写链”训练的渠道,形成有效的训练方式。

4、培养学生具备依托网络按照主题搜集材料、整理材料、运用材料的素养,具有一定的多媒体编辑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一个主题,利用网络科技搜集、整理、编辑材料的方式,指导学员利用网络广泛阅读,阅读量每日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三篇。

2、教师改革作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引进网络科技,撷取有效的声像资料,创设丰富生动的声像情景,扩大“读写链”训练的渠道,提高读写训练的强度。

3、建立学校网络交互式平台,在作文指导中加以运用,让学员通过网络互学互助、互评互改,取长补短,获得更大的发展。

4、建立教师、学生个人网站,与学校网页进行链接,编织一张覆盖全体师生的读写成果展现网,用于全面展示包含指导习作、小学生毕业论文在内的各种学生读写成果,扩大交流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促使学生读写的热情。

四、研究方法。

1、2006年12月——2007年2月:启动,制订分个别实施计划,为学员提供阅读网站;帮助教师创建网页,完善学生个人主页。

2、2007年3月——2007年6月:

(1)指导学生完成小学生毕业论文。

(2)开展“人机一体化‘读写链’训练方法”的研究。

(3)编辑、整理声像语境的训练资料。

3、2007年7月~8月:整理材料,进行初步总结。

4、2007年9月~12月:深化研究,归纳“人机一体化‘读写链’训练”的具体形式。

五、成果表现形式。

1、网络读写训练资料,包括网站、网页、训练内容等。

2、研究课展示。

3、论文。

附件3

“主题式‘读写链’训练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

周燕华

一、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二期课改背景下学校数学“读写链”的实践与探究》课题,通过主题式读写链的实践跟研究,对教师展开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从而提升学员的读写能力。

二、 研究目的:

通过方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式活动对教师的阅读与口语形成系统性的练习,打破常规的单一的教学锻炼方法,以此培养教师的读写兴趣,提高教师的读写能力。

三、 具体做法:

根据实际(包括教材、时令、学生状况)确定主题,然后按照主题展开系列性的读写活动,最后交流总结。

1、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在三所学校的同等年级里实施,比较试验结果,分析原因,做好纪录。

2、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在同一所学校的不同年级中实施,比较实验结果,分析原因并做好纪录。

小学语文写景课文教案_小学语文课文教案_小学语文描写景的课文教案怎么写

3、三所学校按照自己所教班级的特征自由选取主题,再进行汇总交流。

例一: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中有三篇都是关于春天的文章《春的消息》、《春天的小雨滴滴滴》、《小城三月》,还有两首描写春景的诗词,而学文时期既恰值夏季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设计主题式活动。

主题:春天三部曲

(一) 品春天之文

读这三篇文章,看看作者写了秋天的什么景物?你最喜欢哪些段落?你还在课外读到哪些描写春天的文章?选择其中的一篇与你的同伴一同朗诵一下,在班中举行一个朗诵会,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与秋天有个约会”。

(二) 观春天之景

让学生运用双休日、或结合学校的春游、或组织师生到广场、郊外游玩,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春天,与春天亲密接触,然后使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

(三) 绘春天之色

在学生读文、体验期间,让学生把发现的春天之景借助、模仿文本的一些好的写法用自己的笔写出来,师选择好的文章加以评点,并请班内画画好的朋友根据他的文章才能把春天画出来。

通过这种的主题式读写活动,让学员有内容能写,有技巧会写,有兴趣乐写。

例二:根据写作对象或体裁来界定主题,如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书信、诗歌等。

主题:写人

操作方法:找一些写人的范文,可以是文本中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让学员体会作者是如何写人物来表现人物的气质或观念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细节等);然后使学生写一个身边更熟悉的人,如父亲、同学、老师等。师再加以评析。(可以借鉴徐老师的自编教材)

四、研究计划:

1、2007年2月~3月:确立主题,设计主题活动

2、2007年4月~11月:实施主题活动,做好纪录。

3、2007年12月:整理材料,分析总结。

五、研究成果:

1、主题式读写训练材料。

2、经验总结文章。

附件4

运用“读写链”培养文学新苗

——“叶韵”文学社活动计划

殷绿叶

一、文学社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采的师生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文本、阅读生活、阅读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练就一双锐利的双眼,一个会审视的耳朵,一颗敏感的童真。使教师爱上文学与作文,懂得“生活处处皆文章”的道理,最终使学生乐于倾吐,善于表达。

二、文学社活动方针:

激发兴趣、扬起信心、指导积累、指导表达。

三、文学社活动策略:

树立新的“习作”观——孩子的写作是在与自己访谈、与他认同的“人物”对话、与他有兴趣的文本对话、与大千世界多彩的生活对话……我们必须唤起他对话的热情、鼓励他积极对话!

树立新的“角色”观——教师是父母心声的倾听者,孩子作品的观众、欣赏者,孩子幸福的分享者,是父母习作中的大同学,帮助他在不断的实践中尝试成功,增强信心。

树立新的“实践”观——“运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资源”、“建设开放而有魅力的英语课程”,走出语文书,走出语文课,走进各门学科,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

四、文学社活动方式:

教师应做有心人,及时发觉有效阅读资源,活化资源,化作精神养料,哺育莘莘学子。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放胆作文,锤炼笔头功夫,最终使教师乐于倾吐,善于表达。

1、认真阅读,尽情展现:阅读“心灵鸡汤”、“诗词歌赋”、“流行文化”、“新闻时政”、“旅行文化”,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2、思考感悟,畅所欲言:以教师为本,通过丰富多采的阅读活动,启发学员进行探讨、思考,引领学生尽情展现,获得感受。

3、选材构思,真情表达:挖掘有价值的材料,自由命题,抒发心中的真实想法。会员之间相互阅读作品,写下“阅读感言”,发现对方的闪光之处,也强调不同的见解以及建议。

4、勉励指正,共同进步:教师的评语注重激励,同时还要结合阅读材料传授一些口语技巧,鼓励学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体现他的熟悉的生活,倾诉他的喜怒哀乐,表达他的纠结。

5、激励引导,勇攀高峰:制定相应的“升级机制”,从“初级写手”、“中级写手”、“高级作家”、“小作家”、“文坛新星”、“文坛前辈”、“文坛老将”……一路“攀登”,呵护会员的写作兴趣,也使它们的作文水平逐渐进步。

五、文学社活动成果:

1、《叶韵文集》、《叶韵小报》。

2、教师的后记、案例。

3、“运用‘读写链’培养哲学新苗”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