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课堂设计模式写法
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的编写思路与基本规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撰写思路
1.撰写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根据是:
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状况、史学成果。因此,在撰写教学目标前,须为此进行详细探讨。
(1)课标分析:
既应备“内容标准”,也应备“课程目标”。要对“内容标准”进行探讨,对“课程目标”进行强化、具体化处理。
(2)教材分析:
要围绕课程标准,领会编者的动机,以保证用好用足教科书。
同时,不能单纯根据教材内容来处理教材,至少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来使用教材,最好能根据课程变革观念来融合教材内容。
(3)学生分析:
能借助一定的方式(如问卷、谈话等)了解学生在相关常识、能力方面的基础,并可据此得知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分析史学成果:
阅读史学界对于相关疑问的权威分析或不同认识教案教材分析怎么写,在此基础上用科学的范式来理解、驾驭教学主题中的核心难题。
(5)确定教学目标:
综合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状况、史学成果等原因,确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
2.撰写过程设计
设计要围绕“史料教学”这一关键环节进行,该环节应有“设计动机”。意图可以考量以下角度(仅供参考):
(1)选择史料的意图。
即为什么选择这种种类的史料,而不选用别种类型的史料?在同一类型的史料中,为什么选择这种史料,而不选择别的史料?
(2)史料节选、史料组合或展现形式的企图。
即,为什么节选这些,而不是节选那些?为什么按这些顺序排列,而不是按其它的次序排列?
(3)问题设计的意图。
这样设计难题是基于哪些考虑的?学生的常识基础、能力水准、做答兴趣?教学主题的核心、史料的信息?还是兼而有之?要超过哪个目的?如测试哪些效果?提高什么能力?
在围绕史料设计教学的之后,要询问自己几个问题:
(1)史料在阅读上有无文字障碍?在摘录上有无歧义,是否违背了作者的本意?在信息上能否体现了预设的目的?
(2)学生对所选史料的兴趣如何?能否引起学生的探讨与争论?
(3)问题能否与学生的水准相符?如果不符,是偏易还是偏难?
(4)问题能否体现了史料的核心信息?是否突出教学主题的核心内容?
3.撰写教学评价
即通常的巩固训练、课后探究式作业等。练习或作业应围绕本课课堂的中心,并充分考量学情。
(二)基本要求
1.在撰写的打算阶段。
需要阅读手边所能找到、或/和网络上可搜集至的教学设计,或综合他人之长,或从中得出新的体会。
2.重视历史的生动性。
尽量减少纯理论化的分析,要尽可能地向学生呈现鲜活生动且接近真实的历史。
3.重视“史料教学”。
每个案例中都应尽可能地选择史料,通过鼓励学生对史料进行探讨,以完成教学任务。
4.重视素质的培养。
设计与教学中要秉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重视史料分析能力、辨别能力的培养。
5.关于史料的选择。
所选史料应尽量考虑最新史料成果,尽可能地采用独特的史料;如果选择大众化的史料,必须应有新的解读。同时,要规避把“史料教学”繁琐化,防止出现史料不简单、阅读难度过大的现象。如果可兼顾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史料形式,则更好。
6.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表现出新的课程模式,防止发生下列几种现象:误把教学内容当目标;行为动词不具体,把学生当成行为主体;误把课程目标只是课时目标。尽可能地把三维目标统一起来,防止发生人为割裂的现象(不必机械地分为知识与素养、过程与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描述,最好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上去)。
7.关于设计意图。
设计动机只用加注的方式表现起来,如在教学目标后加注应表明:为什么要确认这种目标?在史料后加注应表明: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史料?在设问后加注应表明:为什么要这么设问?
8.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
不能过简教案教材分析怎么写,大而化之的设计无法操作,同时也不利读者的阅读;也不能过繁,每句话都写下来,如同教学实录一般,这样的设计缺失艺术性与灵活性,不利于读者的借鉴与吸引。尤其应留意的是,不能出现师生对话。
9.关于教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是理想化的、预设的教学活动,因此不能出现实录性的文字。课堂上,学生能否回答疑问,我们也没法进行预设,而且预设的回答最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千万不可把“师生对话”写到教学设计中。
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