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案1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案
教案是课堂过程中识字教案怎么写,课程的设计跟播放对缓解重点、突破瓶颈起至了关键的作用。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案,欢迎各位阅读。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恰当、流利、有情感的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的感情,以及小女孩儿的凄惨命运,社会的不公,从而深刻的开掘出作品中蕴含的极力的人道主义精神。
过程与技巧的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教师理解字词的素养,同时增加教师的阅读素养。
2、通过朗读短文,让学员与作者的灵魂产生共鸣,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培养教师爱念书,读好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心灵,让教师的感情与作者的灵魂产生共鸣,产生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策略与方式:
合作交流,读中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不懂得生字记下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回顾一下大年夜(除夕)里,你们是如何度过的?
心情如何?(学生畅所欲言)每个老师的身上都流露着美好和欢笑,你们必定过得很快乐。
你们看这里有一位外国小姑娘,她的大年夜(圣诞夜)又是如何度过的呢?你们想不想了解呢?(出示小姑娘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同学们用他们喜欢的方法读课本。(默读、大声朗诵、站着读、两个人一起读)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单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体态表演,看照片,具体的情境,师生一同理解等多种方法理解:
围裙、哆哆嗦嗦、蜷着、冻僵、擦燃、火炉、烤鹅、圣诞树、灵魂、饥饿
通过学生的反复读,分层次的体会,使学生最深切的知道了文本,为之动容,为之落泪,有利于课文内容的展开。通过对文本,深刻品读、感悟,使教师深刻的理解了文本内涵,与作者的感情造成共鸣。这一难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美丽,表达对小女孩儿的安慰。
三、熟读课文、整体认知
1、学生再读课本,(出示课件)圣诞节的场面。
书写完了,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的体会?
如:高兴————生气—————难过
为什么有很多体验?(学生自由谈)
2、出示MTV动画《火柴的天堂》,进一步体验,关掉音乐,教师根据场景进行解说。
看完后,让学生再次谈感受。
四、品读课文,领悟情感
1、你对小女孩儿有哪些印象?文章围绕哪几部分写的?
(师导引出:三部分:卖火柴———擦燃火柴———冻死街头)
学生读卖火柴部分,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回到文本中,抓住句子、修辞甚至标点符号)
学生觉得小女孩非常冷,可怜。抓住文中的词语如:
又黑又冷的夜里,赤着腿在街上走着。
一双小脚冻得青一块红一块、哆哆嗦嗦的往前走。
在墙角坐下去,蜷缩成一团,他认为最冷了。
(让学生整体理解外,更要抓重点的词语来谈。)
讨论:这几个句子在冷的程度上有哪些不同?
(感受到小女孩儿的悲哀)。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指导教师读出感受,读出感情,进行朗读指导。
2、擦火柴部分:
学生品读理解:
(1)、这部分你看懂了哪些?(师引导)
如:小女孩儿共擦了几次火柴?
为什么从擦一根到最终擦一大把?
文中的这些地方让你开心为什么?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并读出高兴的情绪。(美丽的幻景)
他为什么会发现爆炸炉、烤鸡、星星、和弟弟呢?(小组讨论)
(2)、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并读出出现幻景时的欣喜与现实的残酷。
如:她从“不敢拿”到“终于”抽了一根。
你怎么理解?当时小女孩儿会如何想?
又如:从“赶紧”“一大把”这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哪些?
3、冻死街头部分:
出示课件:(小姑娘冻死街头,手里捏着一把火柴。图文对照,充满情感的朗读后三段)。
幻景的美好,现实的残忍,造成了哪些后果?
小女孩儿的死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小女孩儿愿意死吗?两个“幸福”你怎么理解?
(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五、拓展练习、让情感延伸
1、作者为什么安排这么的剧情呢?你对这个结局满意吗?
2、如果使你改写结尾,你会如何写?
(小女孩的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现实生活并没有天堂,是他们对幸福愿望的追寻)。
六、回归全文
这篇童话以它永久的活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把它拍成电影,制成动画,创作成歌词,下面我们重新用灵魂来诠释一下这篇童话的美好与凄惨。
再次播放《火柴天堂》使学生整个心灵沉浸在美好的童话中,享受读书。
七、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词语。
2、小组讨论怎样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抒发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
1、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观念感情,必须重视有情感地朗读短文,通过诵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苦和作者寄予的悲悯。
2、鼓励学生就有关句子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组织学生联络上下文深入探讨,交流各自的理解跟体会,体会到词语的言外之意和其中充满的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情感地朗读短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观念感情。
【教学重点】
从小孩子一次次擦火柴所发现的种种幻象中感受她的.悲惨生活跟作者想像的合理。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组织近义词填空
课外:朗读短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本,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状况。
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作者“安徒生”
2、简介作者
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知名的画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出生在法国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帮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当时的创作影响巨大。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儿子写作童话。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什么童话?(《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
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请你们看课本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请你们按照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哪个,请各位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
二、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本
1、读“预习”,理解“预习”要求。
2、边自学,边把经常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下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发现的内容。
3、检查预习,让学员初步认识课文内容。
三、指导理清脉络
1、卖火柴的小女孩所发现的五次幻象,课文中从那里到那儿?
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识字教案怎么写,抓住了主要段落,请你们再想一想,其他个别与这个主要段落有哪些内在联系?其他个别需要如何分段呢?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想想你读了了解对小女孩有了这些认识?
2、指名说说
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可怜的小女孩)
4、围绕中心句展开探讨
(1)这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
(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如何写她的家的?
(3)朗读体会。
5、小女孩在这些状况下会如何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发现的种种幻象中感受她的可悲生活。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一、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一次擦火柴的内容
二、默读思考
(1)小女孩是在哪个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
(2)理解“终于”
(3)擦一根火柴为什么需要鼓足勇气呢?
(4)“奇异”是哪个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5)透过火柴的光亮,小女孩看到了哪些?她为什么会发现这种东西?
(6)结果如何?
三、指导朗读
2、自学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学指导: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经过能分为哪三个阶段?(擦——燃——灭)这三个阶段分别体现了那三个内容?(现实——幻象——现实)以下几次擦火柴。请你们运用这个方式,自学第二三两次擦燃火柴的内容。
(2)自学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从火柴的亮光中分别又发现了哪些?她为什么会发现这种东西?
(3)检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由读,思考:小女孩是在哪个情况下想起父亲的?她发现的姥爷是哪个样子的?
(2)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3)学生读完师接着读:“她赶快擦着了一大。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我们将要学习了《卖》的第一二部分,这两个别讲了些什么?
2、小女孩后来如何了呢?这节课我们再次学习。
二、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出示:她当时如此美好,跟着她父亲一起走向新年的美好中去。
2、理解两个“幸福”的意思。
3、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哪些?
4、练习感情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作者是如何展开想象的
1、课文中说“谁也不知道她当时发现过多少美丽的东西”,作者知道不知道?
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烤炉、烤鸡、圣诞树和哥哥的呢?
2、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但确切情节通常是应按照想象虚构的。
这篇童话作者是按照哪些来想象的?
3、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历程,联系这篇文章想象一下: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他们后面,你会如何做?
四、作业
再找一些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
如:《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丑小鸭》、《人鱼公主》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案】相关文章:
1.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案
2.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续写
3.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有感300字作文
4.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读后感
5.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6.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语文教案
7.《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读后感范文
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