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教案

2020-07-10 05: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的范文_关于写雪的古诗

古诗二首

妙析教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视角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作家居住在农村时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境;《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秋天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教师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体会,能很好地与课文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能运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遇。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员在读中处于到文学所塑造的诗意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体会,读中感受,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鼓励教师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场景,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能先鼓励教师依据插图来思考课文,把课本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探讨跟想像,加深对词语的传达、理解,从而有情感地诵读诗歌、背诵古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情感地诵读诗歌,背诵古文。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场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季节的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情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员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字词和句子的含义,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丽和村庄儿童生活的情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情感地诵读古诗词,背诵古文。

难点

1.想象场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季节的风景。

2.感受春光的美丽和村庄儿童生活的情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曲目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写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的范文_古诗教案怎么写_关于写雪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诗歌《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丽和村庄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诗歌,背诵古文。

难点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歌颂之情跟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色。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秋天,大家跟着同学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你们自由读诗文,用自己偏爱的学习符号标记要重点留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上面带有生字)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可将他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堤”的声母是“d”,不是“t”。

3.同学们真不错,将可爱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他们!(齐读生字)

4.自读古诗,想一想:古诗描绘了如何的场景?

5.小组交流。

五、品悟古诗

(一)学习第1、2句。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三月的小山村是寒冷沉静的吗?它有如何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第1、2句。

3.你看见了哪些?分组交流。

4.你可把你看见的景物带上自己的体会读起来吗?(指名读第1、2句)

重点鼓励学生借助“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三月的盎然生机。

关于写雪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的范文

5.瞧,早春三月里,草儿吐出雪白的嫩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唱歌,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美丽的春意里,在冬风中伫立堤岸。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好的场景再来读读吗?(指名读)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哪些感受?能说给你们听吗?(生汇报)

7.这么多美妙的体会,我想你们必定可读好这两句诗的。(生齐读第1、2句)

(二)学习第3、4句。

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你可读好它吗?

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

3.在这样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4.村子里的小孩也跟你们一样喜欢这美好的秋天吗?他们在干什么?(分组交流)

5.你们可配合场景古诗教案怎么写,说说这两句诗所展现的情境吗?(分组交流,尝试练说)

重点鼓励学生借助“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情绪。

6.读了这两句诗,你有哪些感受?能说给你们看看吗?(生汇报)

7.你们的看法都更有意思,你们可将自己的看法融进诗里读起来吗?(指名读)

8.想不想加入她们放风筝的团队中去呢?这样吧,让我们吟诵诗词,用散文来抒发自己的情绪吧。(生齐读第3、4句)

六、背诵古诗

1.早春的小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除了吸引了诗人高鼎,也打动了你们。我相信这首古诗你们必定可背出来。

2.集体配乐吟诵。

3.生自由背。

七、指导书写

指导写好生字“诗”“童”“村”,重点写好生字“童”。

1.看“电脑小博士”的笔顺顺序,学生认真观察笔顺顺序、笔画写法。

2.指名反馈。

“童”字是上下结构,共有12画,可组词为“儿童、童年”。

3.观察田字格中的“童”字,你想提醒你们注意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再借助课件演示,提醒学生“立”的最终一横最长。)

4.教师范写3个生字。

5.学生临摹并临写3个生字。

6.师生评议。

八、梳理板书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的范文_关于写雪的古诗

村居景物草长莺飞杨柳春烟美丽人物儿童散学忙放纸鸢快乐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诗歌《咏柳》,背诵古文《咏柳》。

3.领略春天自然景色的美,体会诗人对季节的歌颂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诗歌,背诵古文。

难点

领略春天的美,体会诗人借柳树歌咏春天的心灵。

三、导入新课,初感诗境

1.课前献唱插曲《春天在哪里》。

2.齐背古诗《村居》。

3.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这轻快飞行的黄莺,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随风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夏天。你们看,这是哪个?(课件出示:杨柳图)

4.我们曾经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哪个意思呢?(指名说)

5.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画家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首歌颂柳树的诗——《咏柳》。

6.欣赏配乐朗读,学生体验古诗的节奏。

7.自由读诗,要求借助音标读准字音。

8.突显生字,指出这种字是现在所要学习的字词,再使教师读那些字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交流切磋,诵读感悟

1.指导学习第1、2句。

出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生齐读。

(2)(出示从远处看柳树的照片)你们看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树叶又象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里古诗教案怎么写,它如同什么呢?(碧玉、丝绦)

(4)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合作学习第3、4句。

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教案怎么写_关于写雪的古诗_写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的范文

(1)和同桌一起读第3、4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出示第4句诗的讲稿)让教师体会用“剪刀”来形容“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十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歌颂与喜爱之情。

(4)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么读。

3.小结:这棵松树多美啊,它长得既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枝,它的树叶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

4.接下来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唱曲目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诗意,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他们感受到的意境描述起来。

五、分组活动,熟读成诵

师:大家都偏爱这首诗歌,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这首诗歌,告诉同学,好吗?

(学生探讨、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偏爱的方法:朗诵、用白话文翻译、画画等。)

1.教师依据学生的建议把它们分成三组:朗诵组、翻译组、画画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偏好自由选取小组。

2.学生分组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3.分组展示。

(1)朗诵组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诵诗歌;

(2)翻译组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季节的风景;

(3)画画组展现各自根据诗意抒写的图画。

4.师:刚才同学们都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体现了这首诗歌,我认为你们都做得非常好。

六、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5个生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强调难写、难记的字,教师指导。

“绿”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之后不要把右下部写成“水”。

“丝”字注意笔顺。

“剪”字后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训练,教师巡视、指导。

七、梳理板书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八、教学感悟

在教学这两首诗时,我都可以生动亲切的语气导入新课,从而促使师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以有层次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员自主研究、感悟诗境,从而感受画家的感情。此外,我还按照合作互动的方法,改变单纯的学生交往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员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