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国殇教案怎么写 光绪:若能救中国,救万民,我这个皇帝,就算没权力,又有何妨?

2022-04-29 04:4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

按干支纪年法,是一个甲戌年。

这一年,在夏威夷国,卡拉卡瓦加冕登基成为国王,瑞士联邦制定宪法。

斐济沦为英国殖民地,日本侵略者登陆台湾琅乔。

这是动荡不安的一年,这也是风云变化的一年。

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爱荷华州诞生了一个叫做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的小男孩,而这个小男孩长大之后,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三十一任总统。

而在中华大地,大清王朝的君王,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命,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同治皇帝驾崩的时候,只有十九岁,正因为年纪轻轻,所以并未留下一儿半女。

更加糟糕的是,同治皇帝同样也是先帝咸丰的独苗儿,所以同治一死,咸丰老皇帝也就算是绝户了。

皇帝没有子女,也没有兄弟姐妹,所以谁来继承皇位就成了个大问题。

大家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醇亲王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即后来的光绪皇帝。

从身份上来讲,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儿子,咸丰皇帝的弟弟,同治皇帝的叔叔,那么他的儿子光绪自然也是根正苗红的大清皇室。

而从光绪本身出发,他当皇帝,大家也是没什么意见的。

虽然大清皇族中的宗室子弟有很多,光绪不是唯一的选择,也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他具有一个十分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此时的他,是一个小朋友国殇教案怎么写,只有五岁。

而这对于在紫禁城中大权独揽的慈禧太后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五岁的孩子主少国疑,当了皇帝之后,无法独自管理国家,那么我慈禧对朝政的控制还不是手拿把捏?

于是,光绪在慈禧太后的鼎力拥戴之下,成为了大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小光绪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早朝十分,他被人放在和自己的身形极不匹配的龙椅之上,看百官俯首,山呼万岁,哇的一声就吓哭了。

在我们的想象里,当皇帝一定是一件极好的事儿。

钟鸣鼎食,雍容华贵,身为天下之主,万民臣服,掌握绝对权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的话,的确如此,但这和小光绪却没有什么关系。

五岁的光绪皇帝别说掌握权力,自己上炕都费劲,所以他时刻需要人服侍,来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慈禧在名义上是光绪皇帝的母亲,有照顾儿子的职责,但这位太后每天不是忙着听曲儿就是看戏,根本没有时间搭理光绪,于是照顾皇帝的重担,就落到了太监朋友们的身上。

平日里照顾光绪皇帝的太监,大概有四五十人。

这帮太监们可算是缺了大德了,对伺候皇帝这件事儿丝毫不放在心上。

太监朋友们贯彻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光绪没死,那就啥事儿也没有。

小光绪不爱吃饭,太监们怕皇帝挨饿,每每强迫皇帝暴饮暴食,一顿三五个馒头的往光绪的嘴里塞,结果光绪每次吃完饭,都呕吐不止,由此落下了十分严重的胃疾。

太监们怕光绪受风着凉,于是给皇帝缝制了一件厚厚的棉袄,无论冬夏,总是套在光绪的身上。

冬日里寒风瑟瑟,穿棉袄还算合适,但到了夏日炎炎的时节,太监们仍然不许皇帝换衣服,照旧是一身棉袄,这使得小光绪每每捂出一身痱子,并且时常因为中暑而导致昏厥。

而光绪皇帝的童年时代,基本上就是在这帮太监近乎于虐待的照顾下长大的。

而到了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左右,这种苦难的日子终于得以结束了。

这一年,光绪皇帝十八岁,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

帝王十八亲政,临御天下,而此前一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则十分配合,规规矩矩地离开了皇宫,搬到颐和园去过退休生活了。

慈禧太后看似交出了权力,但光绪皇帝却感觉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朝廷里的要员们,无论是六部长官,还是军机大臣,都是慈禧的心腹,而大臣们无论是汇报消息,还是商议国事,总是绕开自己,纷纷往颐和园找慈禧报告。

很明显,这是完全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所以年轻的光绪皇帝明白,自己虽然已经亲政,但离真正的掌握权力,还有很长一段路。

并且,光绪皇帝似乎对权力并不热衷,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

从1840年以来,清王朝就似乎陷入到了一种无法脱身的困局之中。

内部民生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外部列强洋枪火炮,纷纷趁此机会瓜分中国。

清朝的统治者们不仅无法彻底解决内忧,反而还在攘外的问题上频频失利。

我不以为然。

列强纷纷欺凌,签订不平等条约,侵略者对中华大地和中国人的迫害,以及清政府的腐朽和无能。

这怎么不能写?这怎么不敢写?

勿忘国殇,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屈辱的岁月,即便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了世界舞台上的一条巨龙,但我们还是要记住,还是要把它完完整整的写出来。

我们书写历史,不是为了批评和抹黑,而是为了警醒,而为了告诉后来人一个道理:

落后,就要挨打。

慈禧对这个世界的变化了解甚少,她宁愿花时间去多听一场大戏,也不愿意思考一下清王朝此时正面临着什么样的危局,但光绪却绝非这样的庸常之辈。

这位帝王向往改革,向往变法,向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摇摇欲坠的现状。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国殇教案怎么写,中俄密约,巨野教案。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深深地刺痛着光绪皇帝的内心。

而在这种巨大的屈辱感之下,皇帝痛定思痛,终于决定效仿西方国家,改革维新,发动变法,由此逆转危局。

光绪领导的改革,在史学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戊戌变法”。

皇帝要变法的心,是坚决的。

朝廷里的大学士孙家鼐曾经规劝过皇帝,倘若变法,那么封建帝制的时代就会改变,社会模式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掌握权力的,就是天下百姓,你反而会失去皇权,跌落神坛。

没想到,光绪皇帝听罢面色不改,只是平静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吾欲救中国耳,若能救国,则朕虽无权何碍?”

我想要拯救中国的命运,若能救国,挽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哪怕我失去权力,又有什么妨碍呢?

但很可惜,戊戌变法在慈禧太后等守旧派的阻挡下,只施行了一百零三天就宣告破产。

变法派人士被屠戮殆尽,可谓是一个死走逃亡伤。

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那个在屠刀之下英勇就义的变法派人士,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什么样的心胸,什么样的气魄,又是什么样的决绝和勇气,让谭嗣同留下了这样的绝句?

历史,终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明知不会成功,明知道一定会面临死亡,但依然慷慨前行。

这样的行为,在如今的评论家眼里,有很多种描述的方法。

例如自寻死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尤其是在当时,谭嗣同以及变法派们英勇就义的行为,在很多人眼里,是违反常理和逻辑的。

有命不要,专门去寻死?这不是有病么?

但这里是中国。

中国有古老的哲学。

而在哲学体系里,这种行为则有着一个非常恰当的名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坚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才能拥有的魂魄。

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做出最为公平的评论。

谭嗣同,历史不会忘记你为变法改革的付出,历史更会铭记你为探索中国的前进道路,而洒下的鲜血!

变法失败之后,皇帝和慈禧撕破了脸,他被慈禧太后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从一个帝国傀儡变成了阶下之囚。

后来,光绪也曾通过自己的努力,重返政治舞台,回到紫禁城上朝听政,但此时,他已经形如傀儡,再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了。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不仅仅是当年英勇就义的“戊戌六君子”的豪迈和遗憾,更是光绪皇帝,一生的写照。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光绪皇帝病故,时年三十八岁。

而仅仅过了一天,那个控制,摆布,桎梏了自己一生的慈禧太后,也薨逝了。

前者离后者的死亡,居然不到二十四个小时。

可怜帝王满腔壮志,却终生难以抒发。

生如夏花绚烂,死如冬雪般寂静,人生如此,多少遗憾?

这是短短的一天,这也是光绪皇帝,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