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论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从微观角度去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2)
Ⅰ、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ΔH=Q kJ/mol。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
(2)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
序号)。
① v(A)=3v(B)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有3 mol A消耗的同时有1 mol B生成 ④C的浓度保持不变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填“大于”“小于”“等于”) 丙和丁装。时相对平衡,小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斥力,大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引力.但无论何时,引力与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归类是内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相对位置有关.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10倍以上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而碎玻璃之间的距离对于分子来说是巨大的,所以他们之间可认为没有作用力.分子势能与分子距离的关系1.分子距离在平衡距离处分子势能最小2.分子距离在大于平衡距离和小于平衡距离时其分子势能将增大3.分子距离在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势能表现为斥力,最大值在零距离处.4.分子距离在大于平衡距离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势能表现为引力,最大值在无穷远处.5.分子距离在无穷远处引力和斥力都为零,引力引起的势能最大.6.分子距离在无穷近处引力和斥力最大,斥力引起的势能最大。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阿伦尼乌斯方程式,碰撞理论,活化能,活化分子,过渡态理论,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Ө)),多重平衡规则,kӨ与&delta。
Ⅱ、(1)室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 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m1________m2(选填“<”、“=”或“>”)。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饮料加工业务-北京华北富田饮品有限公司2,350,812.002,350,812.00海口富利食品有限公司1,321,572.041,321,572.04中山富田食品有限公司746,125.27746,125.27西安富田食品有限公司631,490.91631,490.91合计5,050,000.225,050,000.22。商誉-广州富粤容器有限公司4,462,413.49--4,462,413.49北京华北富田饮品有限公司2,350,812.00--2,350,812.00海口中南瓶胚有限公司1,676,273.55--1,676,273.55海口富利食品有限公司1,321,572.04--1,321,572.04中山富田食品有限公司746,125.27--746,125.27昆明富田食品有限公司685,824.25--685,824.25西安富田食品有限公司631,490.91--631,490.9111,874,511.51--11,874,511.51。
(2)若室温下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 100 mL,分别加水稀释后使pH=4,设盐酸中加入水的体积为V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水的体积为V2,则 V1______V2(填“<”“=”或“>”)。
Ⅲ、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 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如下表: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ClO
NaCN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1)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
5-2. 20% h2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0%h2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则c12c2(填“>”、“<”或“=”)。在计算溶液配制或溶液稀释等问题中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时,一要注意不能把水的体积当作溶液的体积。【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明确温度与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溶液的ph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稀释中溶液体积的变化与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程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A.HCN B.HClO C.C6H5OH D.CH3COOH E.H2CO3
(3)据上表数据,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填编号)。
A.CH3COOH+ Na2CO3=NaHCO3+CH3COONa
B.CH3COOH+NaCN=CH3COONa+HCN
C.CO2+H2O+2C6H5ONa=Na2CO3+2C6H5OH
Ⅳ、已知:ZnCl2·xH2O易溶于水,且其浓的水溶液呈较强酸性;SOCl2 (氯化亚砜)极易和水发生如下反应:SOCl2+H2O=SO2+2HCl。实验室中制取无水氯化锌采用ZnCl2·xH2O与SOCl2混合加热的方法。试回答:
SO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比较等体积(200mL)0.55mol/L硫酸、1.1mol/L盐酸、1.1mol/L醋酸分别与过量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请你协助完成如下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用品:仪器(略)、药品(除给定的三种酸溶液外,在Na、Mg、Fe三种金属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并说明理由).选择的金属是,不选其它两种金属的理由是
由于Na太活泼,能和水反应产生氢气,影响实验结论;Fe与酸反应的速率较慢,实验时间较长
由于Na太活泼,能和水反应产生氢气,影响实验结论;Fe与酸反应的速率较慢,实验时间较长
.
(2)实验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H++Mg=H2↑+Mg2+、2CH3COOH+Mg=H2↑+Mg2++2CH3COO-
2H++Mg=H2↑+Mg2+、2CH3COOH+Mg=H2↑+Mg2++2CH3COO-
.
(3)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控制三个反应在同一时间发生,并作了相应的改进.你认为乙同学改进的措施是:
同时用分液漏斗分别向烧瓶中加入酸液
同时用分液漏斗分别向烧瓶中加入酸液
.
(4)按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HCl与金属反应产生H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图一,计算实验在80-120s范围内HCl的平均反应速率
0.00375mol/(L.min)
0.00375mol/(L.min)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10)小刚与小红分别做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反应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分别交上的实验报告,并绘制出金属zn、fe分别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即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该金属质量成正比,与该金属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若像cu等金属与稀硫酸不反应,即产生的h2的质量为零。⑦金属+盐→盐+金属,该变化中金属质量若增加,溶液的质量则减小,否则相反。
(6)量筒的规格由
酸溶液的体积
酸溶液的体积
决定.
(7)对盐酸和醋酸反应图象的异同,你的解释是
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反应开始时c(H+)小于盐酸,故反应速率也小于盐酸.由于醋酸、盐酸最终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最后的得到H2体积相等.
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反应开始时c(H+)小于盐酸,故反应速率也小于盐酸.由于醋酸、盐酸最终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最后的得到H2体积相等.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一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32-=2Fe2++SO42-+2H+;二是发生双水解反应:
2Fe2++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为了弄清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下列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Ⅰ 实验用品Na2SO3浓溶液、BaC12稀溶液、稀盐酸;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从选择的药品分析,实验者设计这个实验目的是 。化学变化微观实质
①铜在受热转化为cuo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取一定量的cuo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当滴入10%的naoh溶液120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cu(oh)2沉淀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3)al2o3+2oh-=2alo2-+h2o al3++3nh3·h2o = al(oh)3↓+3nh4+(4)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加热naoh溶液过量稀氨水稀硫酸沉淀b水a溶液c沉淀d溶液e沉淀fnaoh固体g。下面的实验,读者也可以去试一试:把1 ml~2 ml从鸡蛋里取出的蛋清放进试管里,用水只稀释5~10倍,当逐滴加入硫酸铜的浓溶液时(不必饱和),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生成白色沉淀的现象非常明显,但是当滴入过量硫酸铜溶液时,沉淀会逐渐溶解使溶液变的澄清。
实验Ⅲ 换用稀释FeC13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Ⅱ,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若FeC1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两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 ;②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再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