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食盐的主要成分 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转载)

2018-02-21 06: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盐的作用与用途_盐的化学成分_食盐的主要成分

肚脐(也叫神阙)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另外,有一种说法:《艾灸神阙(肚脐眼),万病自灭》!

一、功能与原理

肚脐有个孔,把药放在肚脐,用纱布把它封住去睡觉,药力就会进入到人体内。

为了增加药力,可每次取药末(药粉)适量,滴几滴醋调成硬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伤湿止痛膏等都可,用剪子剪一小块),这样能增强疗效。皮肤敏感者可缩短敷脐时间。

用热性药外敷刺激神阙穴(肚脐),调动人体功能,舒筋活血,使身体气血畅通,让血液流速加快,增加人体热量,从而达到暖身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14岁以上男女均可,对年老者效果稍差。

三、配方

花椒10克、白胡椒60克、肉桂20克、附子5克、炮姜10克、陈皮5克。

四、制作

将花椒,陈皮,胡椒,肉桂,附子,炮姜研末,密封备用。

五、方法

敷药时将神阙穴(肚脐)周围擦洗干净,平卧,取配制好的药末(药粉)适量,(为了增加药力,可每次取药末(药粉)适量,滴几滴醋调成硬糊状)放入肚脐孔,用医用胶布(伤湿止痛膏等都可,用剪子剪一小块)盖住固定即可。最好晚上睡觉前用,白天不需要拿下来。一般保留6~12小时即可。使用本方后,敷药的神阙穴(肚脐),会有一股暖流冲向全身,让人红光满面,精神倍增,冬季怕冷的朋友,请用此法。

注:生姜、干姜和炮姜本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寒证。由于鲜干质量不同与炮制不同,其性能亦异。生姜长于散表寒;干姜偏于祛里寒,为温中散寒之药;炮姜善走血分,长于温经而止血。

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由于干姜能守能走,性热而偏燥,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又因为力速而作用较强,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的治疗。

炮姜:炮姜为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而成,性味苦、辛、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炮姜的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

[转载]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

中药敷肚脐治疗疾病的其它配方

五更泻:可选用补骨脂、附子、肉豆蔻、五味子等药材混合,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7日为一疗程,可重复2~3个疗程。

呃逆:选用橘皮、半夏、丁香等,研成细末后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2~7天。

脾胃虚寒型胃痛:可选用胡椒、干姜、香附等,用黄酒调成糊状,连用2~7天。

小儿大多不愿服药,害怕打针,特别是婴幼儿给药尤为困难。

而小儿肌肤柔嫩,敷脐疗法作用迅速,无损伤,因此在儿科应用广泛。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腹痛等,可将药粉用黄酒或茶水调匀,贴于脐部,1~2天即可见效,有的甚至数小时内即可好转。遗尿的患儿,也可将药物同时敷于肚脐和关元穴,可以减少遗尿次数。经常感冒的儿童,用中药装袋后敷脐,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提高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治便秘方:泻热通便、和胃止痛的敷脐药方:玄明粉40克,小茴香6克。共研成细末,取一汤匙药末,和入少量蜂蜜调成糊状。肚脐用75%酒精棉球消毒,干后涂盖药糊,并覆盖干净的纱布,用胶布固定。治便秘效果很好。

乳腺增生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取适量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盖住,再用医用胶布固定,或用软布条就像系腰带那样轻轻固定。每天晚上贴,10~18小时后再拿下来。一周一个疗程,停几天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