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葛剑雄 传统文化的“传”与“承”(2)
那么,今天我们进入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你还能够遵守“父母在,不远游”的教导吗?首先,没有必要。现代社会通信方式十分便捷,随时随地可以互相联系。很多人在家里装了摄像头,拿起手机就可以看到父母家里的情况。如果父母有什么疾病,子女坐上飞机、高铁、汽车,可以很快赶到父母身边侍奉。其次,在今天这个社会,如果不离开父母,很多工作没法做。比如,我是大学老师,得在大学教书,如果不离开父母,总不能把大学搬到我家附近吧?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那些工作有几个是在父母身边的?如果要求子女都守在父母身边,很多工作也就没人做了。因此,当我们进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很多像“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传统文化观念,是没有办法遵守的。
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过去正确的文化观念,到了今天可能并不正确或者只是部分正确。全世界都碰到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国。所有国家的传统文化都在发生变化,只是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当代中国这40年,发生了过去三千年从未有过的巨变,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基础大多已经改变,有的甚至已经消失,所以处在激荡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空前严峻的传承危机。
当务之急是先留存下来
因为面临危机,所以需要传承。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
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目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仍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功利性。以非遗为例,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的,我们对它就比较热心,反之则比较冷漠。这样一来,有现实利用价值的非遗可能会得到较好的保护,而暂时没啥实际用处的非遗便会无人问津。另外,一些非遗传承人,为了在市场上赚钱养活自己,往往会随意改变非遗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种保存也是不周全的。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上,我们可以向一些国家学习。比如日本,某项传统文化项目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其传承人就会像“国宝”一样,完全由政府供养,不需要他(她)想办法养活自己,他(她)的任务就是“传”——带徒弟,把掌握的东西教给徒弟,教会了,任务就完成了。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传”,就应该这样。
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