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什么什么稳定性一、知识达标用课标之要求自检所学知识(3)
18.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②在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 D.②③④解析:选B“先生产后治理”不讲究生态效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违背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9.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中,错误的是()选项 有关事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A 无废弃物农业 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 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C 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 违反协调与平衡性原理 D 前面造林,后面砍树 生态位原理 解析:选DD项中讲的是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必须考虑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明显是整体性原理。20.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在于使各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顺利进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B.物种多样性原理,是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作用,使各种生物种群数量保持基本稳定C.整体性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为核心D.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解析:选C整体性原理是指在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21.生态农业工程的优点包括()①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D生态农业工程是在怎样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用有限资源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的背景下提出和发展来的。典型代表是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的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生态农业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各种生物资源相互依存,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22.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解析:选D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发展中国家就应少走弯路,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对必须建设的污染企业要进行污物处理。23.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
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解析:选D焚烧稻秆虽然可以促进物质循环,但是浪费了大量能量,从而使能量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拔草、治虫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搁田时排出的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无机盐,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搁田后土壤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呼吸,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24.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 B.①②⑤C.①③④ D.③④⑤解析:选B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围湖造田是一种短期行为,虽然能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但会对湿地生态造成破坏。
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