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之课程改革的思考(2)
为了结合实际,找出问题,确定以后的课堂教学方向,特对大学的课堂教学 现状进行了调查与预测: 一、课堂教学的状况与预测 (一)“是否完成认知目标”限制了老师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外的其它发展的关注。 在特色的教学评价标准中, 教师能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更准确地说是这节课的思维目标, 是成为一节好课很重要的指标。 就象上述预测的这种现象:教师在课堂过程中设定这些难题和情景,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有问必答,或探讨或交流,教师将教学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兴趣调动得“兴趣盎 然”, 但评估学生实际掌握知识跟形成能力的状况仍并不理想。其理由就在于学生在备课时, 未能把握该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 像这种未完成预定认知目标的课其实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 课。但即使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轻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教师的心灵的课也不能视为一节 好课。 (二)“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提出教学进度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 许多观摩课,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就是怕评委们说自己的课“漏洞百出”,说自己水 平低。 教师希望的是师生按教案设想作出提问, 另外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
整个过程就像上 紧了发条的时钟一样什么时间讲授, 什么时间回答, 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疑问等都设计得“丝 丝入扣”,结果通常是把一节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就是教师,学生 则是演员,是读者。 因此,我们说教学“贵在得法”,就表现在校长怎么作好学生学习跟研究的促进者、启发 者跟合作者。 (三)“样样俱全”的何谓优秀课经常让课堂忽略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应该。 在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 指标可以说十分完备, 而且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 要求, 诸如“教学目标确立”、 “教学进程安排合理”、 “课堂问答精练”、 “多媒体运用恰当”、 “板 书设计简洁”、“教态自然”、“语言流畅”等等。 结果我们会看到, 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了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 但是我们 的老师仍没有想过, 课堂教学既然是为教师学习服务的, 就需要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 要来设计,其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真正地参加到学习中来,获得知识跟能力的发展,如 果为了把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亲自感受到,在黑板上仍然板书并不美观,甚至使学 生参与板书,又何尝不可呢?相反,所谓的板书设计仍限制了教师的理解,那才是一堂可悲 而又失败的课。
二、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课堂教学要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必须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 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 教师的释放而是信息, 知识应该通过学生的主动构建从而取得, 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 ⑴是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强调的确认。 ⑵是学习者在“做”中学习。 传统的课堂中, 教师通常先讲授所应学习的概念跟原理, 而后再使学生先做必定的训练, 尝试去解答的习题,其潜在的做法是:学跟做是两个独立的,只有先学会了能够去做,去缓解有关的难题。 而我们呼吁的现代教学模式恰好用相反的想法来设计教学的, 先引导学生去做, 在做中 学。这样,学习者可以获得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再加上教师进行提练和概括,使得学习者 所建立的常识更确立、更系统。 (二) 、课堂教学需要让老师与教师、学生与师生之间维持有效的互动过程。 如果仅仅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是单向的,这样,必然存在着局限性。因 此,学生学习中的交流需要是多向的,教学过程需要包含学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就是说, 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同时,师生之间关系也需要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
教 师在课堂中要一直当做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三) 、课堂教学要为教师的主动构建提供学习材料、时间或者空间上的保障。 (四) 、课堂教学旨在让学习者形成对常识的真正理解。 学生能否产生了深层次的理解大概能借助以下几方面来判定。 ⑴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常识。 ⑵能否基于这一知识做出结论跟分析,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教案分析怎么写,解决有关的难题。 ⑶能否综合几方面的常识解决非常复杂的难题。 ⑷能否利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 ⑸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至实际问题中去。 要做到这种方面,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 为只有理解跟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才能使得学生真正的理解。 (五) 、课堂教学需要关注学习者对自己或者别人学习的反省。 为此,教师在课堂过程要加强培养教师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反思:“我如何想的?”,“为 什么这样想?”,“我的解题方法能否最佳的?”,“是否也有更好的解题方法?”,“今天学的 这些知识有哪些联系?”等等,通过这种弊端,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思考的观念跟习惯。 (六) 、课堂教学要让学员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与感情。 积极的感受会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浓厚的兴趣跟需要, 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并从学习中 获得兴奋和幸福。 因此,在课堂中,学生的出错应受到允许跟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 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漠视2009 年 6 月
TaobabyP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