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痕迹管理”是大学更需要摆脱的形式主义
一
近年来,有一个新词我早已耳熟起来:“痕迹管理”。所谓“痕迹管理”,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下“痕迹”——这个“痕迹”就是做事过程中的一些“凭据”或者说“证据”。
对于重要或重大的事情,做的时侯有意识留下一些凭据,是必须的,便于总结,也利于留存于史。不不,我这么说还不具体,“痕迹”的重要性显然主要还不是为了“总结”为了“存史”,而是“责任”。比如企业管理中,要求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严密做好细致认真的记录,这就是为了保证产品品质而留下“责任痕迹”,这似乎是需要的。还有医生、警察、律师等特殊行业,留下病历、留下笔录、留下物证等“痕迹”,都是必须的。
即使对教师来说,在这些重要时间应对这种重要事件,留下确凿的“痕迹”也是应必要。但针对一般的教育教学常规的事,是不是也需要要留下“痕迹”呢?我认为不一定。
在我看来,若非特殊行业特殊需要,常规的事嘛,做了就做了,不必非应“证明”,如果一定要“证明”,那无法证明我做了某件事最好的“证据”就是效果。除此之外,干吗还要留“痕迹”呢?当然,如果有的事仍然不重要也不重大,但确有纪念意义,留个“痕迹”也不错,比如旅行时拍个照,或保存景点的门票,这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个人的自愿行为。
但是即使凡事无论巨细,都一定要有“痕迹”,而且这个“痕迹”成了一种“管理”的必须,即“痕迹管理”,就会变成强制,而强行必然给人增添不必要的负担。如果这负担落到教师身上——其实老师也一样,那就叫本来就更累的学生(校长)更加不堪重负,让一些原本最有含义的教育行为变味。
二
比如家访,本来是多好的事儿呀——老师利用上班时间去儿子家里看看,了解其家庭环境,感受其家庭气氛,在温暖的家庭气氛拉家常,多好!但“上面”要求留下“过程性阐述”,于是同学不得不请求跟儿子以及父亲拍照——还不能拍正儿八经的合照,而要摆拍老师跟儿子儿媳“亲切沟通”的“自然画面”;临走时,老师需要拿起有关表格填写“家访时间”“家访学生”“家访要点”“家访效果”等等,然后请父母签名;老师回到家里备课优点怎么写,还得写“家访收获”,这“家访”的“痕迹”才算收集完毕。
对老师的“痕迹管理”还不仅仅家访一件事,还有主题班会、学生谈心、社会实践并且种种教育行为,都纳入了“痕迹管理”。本来,对于有责任心的老师来说,做其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一次精心的设计、用心的投入;但目前,除了做这些事本身之外,还要保存所谓“痕迹”,又是照相,又是填表,又是写作……比如说,两个孩子课间打架了,老师自然会找妈妈谈心,会教育人们,最后两个孩子都认识到不对,并相互道歉。这事就算顺利解决了。
但对“痕迹管理”来说,没完!你也有一系列的“痕迹”需要记录——这不是折磨人吗?所以,有同学戏言:“以后上个厕所,也需要撕下便纸的一角,写上经过、效果、感想和年月日,存档,以备检查。”
还有对教案写作跟作业批改的要求,也使老师们意见很大但既不得不应付。比如,对教案的详细内容跟字数有确立规定,而且需要手写;对作业(作文)的订正次数和批改详略程度,都有“精准”的要求,等等。本来老师们平时是按照详细状况备课、写讲稿、批改作业,在方式上仍然就不这么“规范”,但一到了这些之后,比如迎接“视察”“验收”“督导”的之后,教务处便按照“上面的指示精神”要求老师们“补赶”有关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以在领导、专家面前才能显现出“过程管理”的“痕迹”。这不是逼着教师和老师们弄虚作假吗?
而且,有些“教育”还给规定了次数,比如一学期必须找学生谈几次心等等,然后每天的时间、地点、经过、效果……都得明确记录。但教育的智慧跟戏剧,在于某些“随机应变”,即依据特定时间出现的特定状况跟特定孩子出现教育行为——而此处的种种“特定”都可能是事先无法想像的。你非应同学“按部就班”,有些老师就只好弄虚作假瞎编了。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来说,就是不要求数量,不规定记录,他也会做的。比如我(不好意思,我不得不以自己为例),从参与工作之初,我就有写教育日记和教育故事的习惯,也有用手机记录我教育场面的习惯,所以迄今为止,三十六年过去了,我留下了上千万字的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随笔。而且我相信,不仅仅我,全国也有许多一线老师都在秉持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写作。“师生共写散文”正是“新教育实验”所提倡的“十大行动”之一。
但是,和所谓“痕迹管理”要求的写作不同,我跟许多老师的写作是自愿的,是自由的,是生活原本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忍不住必须记录;写,或者不写;写什么,或者不写什么;写多,或者写少……主动权全在自己。还是以家访为例,如果我认为此次家访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家访过程中发生了某些有意义的故事,而这故事既蕴含着某些教育智慧,那我回到家里哪怕熬夜我都也赶快记下去。但即使我认为就是一次常规的家访,没有什么非常值得记的,我就不会写。学生谈心、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处理突发事件等等,都是如此。
实际上,我跟许多老师的这些写作,可能在人数上远远超出了填几个表格,但是,对于心甘情愿的有感而发,写成千上万的字我们都认为最舒心;而针对为“完成任务”的应付性写作,哪怕写一百个字,我们都更累。
三
“痕迹管理”看似管理“到位”而且“精细”,实际上有时候恰恰是为了“不负责任”。此话怎讲?刚老师时,一位老教授告诉我:“注意,每做一件事,一定要有记录。这样,万一出了事,倒查的之后,你可以最大程度地免责。”我曾经唱不懂他的话。他帮我举例说:“比如安全工作,除了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模拟演练之外,每一次的安全教育,每一次的会议内容,无论大学层面还是学校层面,一定要把过程记录保存好,包括每日上学前老师们给教师说的最后一句话,一定要是‘回家注意安全’,这句话也要记下去。这样,万一学校发生了安全事件,上面来一查,你该做的该说的都做了说了,而且一查,都有明晰的‘痕迹’记载。
这样,你的责任应小得多。”他还补充了一句:“安全事件,防是防不住的,什么时候出事,你完全意料不到,但有了很多记录,出了事你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免责。”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严格的“痕迹管理”,在有些领导那里,主要还是为了“免责”。
当然,如果说所有领导热衷于“痕迹管理”都是为了“免责”则有些偏激。其实,我十分理解有些领导的缘由,因为这次确实有同学不家访、很少找学生谈心、不认真听课写讲稿……怎么办呢?那干脆就要求教育教学常规的数量跟详细规定。这种“痕迹管理”最大的弊端是简单化备课优点怎么写,但最大的弊端是“一刀切”,不,最大的益处是导致并且引导弄虚作假。
四
写到这里,我想自己一次教育产业以外的历程。几年前,我应邀去参与某单位的“学习市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因为是一个小组会议,所以座谈者并不多,也就十多个人吧,但会场布置仍十分高大上,尤其是哪“深入学习市党代会精神座谈会”的标语非常显眼。开会了,旁边站着一位专门负责拍照的,他要我们“认真些”,所谓“认真些”就是我们的姿势、表情都需要变得“很投入”“很专注”。“啪啪啪……”几张闪过之后,他仔细回看了拍的图片,然后点头说:“可以了!”于是,大家把事先准备好的蔬菜饼干瓜子摆上了椅子,十来个人谈笑风生,聊天吹牛,不亦乐乎。可是,几天后我看见的“简报”却是“认真学习市党代会精神”如何如何“认真”,而且“有图有真相”。这就是“痕迹管理”。
查百度,“痕迹管理”是这种解释的——
痕迹化管理,是在各类管理工作过程中,从时间跟管理内容方面,不留间隙或空白、死角的细致的工作记录,包括交接班记录和留下证据。痕迹化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查证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电子档案等资料,可以有效复原已经出现了的制造经营活动。企业建立痕迹化管理就是让所有的制造经营管理都留下印迹,可供将来查证。
注意,这里的“痕迹管理”主要对于的是企业管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尽管企业管理的一套不是绝对不可以用于学校——当然也可以借鉴,但大学仍然不是企业。企业应对的是物质产品,“让所有的制造经营管理都留下印迹”的目的,是将来即使看到次品,便于倒查责任;但教育者面对的不是物,是成为“人”的学生;而教师的儿童与成才是很复杂的,不光有大学的原因,还有家庭跟社会的原因。如果未来这个学生成了社会的“次品”——走上了犯罪道路,能够借助这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痕迹”来“倒查责任”吗?
而学校的“痕迹管理”很多之后(不是所有时候)成了弄虚作假,这是反教育的,而极其“反教育”恰恰违背了“痕迹教育”倡导者良好的宗旨。
教育的品质是真实,教师的质量是善良。一切弄虚作假都是反教育的。毋庸讳言,现在我国的学生团队中确有相当一部分(当然不是大多数,但绝非个别)是“混日子”的,但类似“痕迹管理”这样将教育管理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做法,非但不能解决提升学生的责任心问题,反而会造成许多例如弄虚作假纯属应付的新难题。而应真正改善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而是应在变革教育制度、完善教育规章、唤醒学生心里的价值观、成就感上着力。
当然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大项目,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2017年10月1日从南京到宏村的高速路上
银行如要储蓄存款带动流动资金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