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陈云文选?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读后感(3)

2016-11-15 22:0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点评:整个读书笔记将邓小平时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社会从计划体制实现市场体制的转变完全合乎逻辑的表达了出来,而且这就是那个邓小平时代15年左右中国的基本历史及其演进的基本过程,这既可以看出作者杨继绳先生对中国那段历史及其变革的深刻洞悉,更可以发现作者对于邓小平作为一个政治家应对各种政治挑战所显示的智慧与能力,使人阅后深刻改革开放之举措的推进是多么的艰难、不易,同时更为作者整体把握那个历史过程而折服,因为他算是全面、客观、且逻辑地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整体画面,每个人读了这个传记后都对对那个时代理解深刻。于你而言,能够通过一篇不长的读书笔记就全景式将整本书的整体基本准确的叙述出来,自己的整体把握能力、概括能力、文字能力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更有对于那个改革开放的政治运作中的精到描述亦是显示了自己的水平的,这都是这篇读书笔记传递出的信息,这里悟性的彰显、认知的提升亦在其中了。

至于你最后提出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化的出路及其面临的挑战,你也说了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农田一租了之的,它深刻揭示了农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所牵涉的利益格局多么复杂,需要如何突破不是早期那种集体土地一分就能解决问题的。当然,这个问题政府、学者、处在第一线的官员都在探寻可行的出路,而且可能还会在改革中演绎出新的问题。【书海悟道】《邓小平时代》读书笔记。于此,你若是看看发展经济学也许会获得一些新的感悟与认知。切望系统、深入读书,那将对于自己的三大人文能力提升极大助益。 梁老师

<邓小平时代>这本书该书共12章,近50万字,分上下两卷。这部书从毛泽东逝世写到邓小平逝世,在20世纪世界社会变革进程大背景下,完整地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变迁。书中介绍和分析了中国改革的起点,展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对中国的农村改革、对外开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作了详尽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深刻评价了中国改革推进战略的成败得失和改革过程中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并对邓小平的遗产和中国面临种种社会经济难题进行了剖析。这部书不仅写了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描述了年来中国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作者充分发挥了其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的优势,运用对许多重要领导人和有关当事人的第一手采访资料,生动地展现出整个改革过程;又借助于其学者的素养,对重大事件和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使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利弊得失尽显笔端。【书海悟道】《邓小平时代》读书笔记

第一章,毛泽东的遗产。 讲了在极权政府之下绝对领袖毛泽东的逝世给中国带来的震动,及其留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极度贫困的社会现状等问题。同时介绍了毛泽东所形成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政治思想、 消灭私有制和商品经济从而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经济思想、以及压抑自我、否定个人强调共产主义集体的道德思想等。毛泽东留下的是一个问题丛生、面临改革浪潮的社会主义制度,而这正是邓小平改革的初始条件。

第二章,十月六日的风霜。 从邓小平第二次出山讲起,邓小平的出山无疑加强了务实派和元老派的[右派"的力量,[四人帮"当然是竭力阻挠并加以破坏,而毛泽东为了文化大革命不被否定,也不留下一个动乱的社会,在[左派"与[右派"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他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来防止邓小平否定文化大革命,用党纪党性来约束江青等人的激进。邓小平在后来的整顿工作中,采用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发展国民经济三条重要指示不可分割的手法来回避毛泽东的某些具体指示,来进行经济建设,这体现了邓小平高超的政治手腕,直到四五运动中人们明确提出要打倒四人帮时,毛泽东才最终下定决心使邓小平下台,实务派受到很大打击。在这样一个非继承式的集权政府统治下,又缺乏选拔继承人的良好机制,虽然毛泽东具有最高确定继承人的最高决定权,但是在他死后,还是必然会产生继承人位置的争夺。这场争夺实际上是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争夺,是继续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还是放弃阶级斗争为纲,重点进行经济建设?在毛泽东死后,[四人帮"为夺权,把华国锋视为最大的直接障碍,并对其发起了攻击,但是[四人帮"除了宣传工具之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无法和务实派相抗衡。而且个人认为华国锋是毛泽东忠实的继承人,其和务实派联合起来打倒四人帮,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四人帮"把他逼到务实派去的,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四人帮政治上的不成熟。打倒四人帮之后,华国锋成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成为党政军的最高领导人,但是他注定只是一个过渡人物。华国锋之所以能到达权力的顶峰,是因为在毛泽东死后的中国政治斗争的格局、政治力量的对比中,虽然务实派占优势,但是为了合法的解决四人帮问题,需要借助钦定继承人之手,这可以说明其上台只是历史机缘巧合。此外,在组织上,华国锋没有忠于自己的干部队伍,而且在掌权之后也没有利用时机迅速组建自己的队伍。在政治思想上,他提出两个凡是,全盘继承了毛泽东晚年的思想路线,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产生了一批新的冤假错案,失去了政治思想上的向心力。在经济上,大搞洋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基建规模超过国力,国际贸易年年逆差,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最后,元老派和务实派支持下的邓小平这个历史强人的存在也注定了华国锋的过渡人物的性质。如同前面所说,[权力过分集中于一身,矛盾也会集中于一身。这个一身如果缺乏必要的实力、能力、资历和魅力,他将在矛盾的焦点中备受煎熬,最后可能失去权力。"华国锋即是如此。

第三章,思想解放运动。 邓小平要有所为,必须要破除毛泽东所留下的精神枷锁和其继承人的两个凡是理论。破除两个凡是理论,邓小平巧妙地运用[准确的、完整地毛泽东思想"来代替两个凡是,在整体上体现了坚持毛泽东思想,但是给予了其巨大的伸缩性,而不是具体的毛泽东语录与指示。接着,以哲学问题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政治手段,以破除毛泽东的思想枷锁。与此同时,外部的西单墙运动与内部的理论务虚会相结合,最终打破了两个凡是和毛泽东的精神枷锁,为改革开放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是,在邓小平看来,思想解放和民主也是有限度的,那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当西单墙的发展威胁到党的领导地位时,他又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并且从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评价中也可以看出,邓小平是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进行改革的。

第四章,经济改革的组织准备。 为了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政治路线,邓小平进行组织人事上的改革。首先撤掉凡是派的组织部长郭玉峰,换上以后[邓胡体制"中胡耀邦党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其次,对文革和之前的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大平反,进行干部队伍大改组,换掉凡是派、保守派。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国锋辞去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位,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至此,为改革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第五章,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发展重工业,通过农村组织、经济政策和户籍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农民一直食不果腹,饿了二三十年。文革之后,一些农村的干部与农民[憋不住"了,在安徽的小岗村村民开始自发的进行家庭承包责任的形式进行农业生产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后来也在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的支持下不断扩大,进行着自发的实验。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来自各方面的声讨,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因此在最后陈云、胡耀邦和邓小平都给予了支持,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这完全是农民们自发的改革与创举。与此同时,为了对抗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民自发的创造了计划经济体制外围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是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不仅壮大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且逐步解除了统购统销,在农村又重新承认了商品经济,形成了一种经济上农村市场经济包围城市计划经济的形势,为中国城市经济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农村的社会格局也开始了新的整合,农民群体开始分化,原有的组织体系开始涣散,由行政整合逐渐向契约性整合过渡。但是,农村的改革中也还是有很多缺陷的,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的土地过于分散,经营规模太小的问题;乡镇企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混乱问题;以及农村原有价值体系的崩溃带来的道德下滑,封建迷信泛起的问题等。

第六章,敞开大门,走向世界。 作者先从旧中国一直闭关自守的历史原因说起,进而说明由于世界局势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新中国自成立之后也是基本上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及由此给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开始为对外开放进行探索,邓小平出国访谈冲击了人民闭关的思想,谷牧考察团的考察结果等进一步确定了中央对外开放的决心。最后,以深圳为试点,利用港资、台资、侨资,为改革开放找到了一个突破点。但是,广东毕竟是试验田,开放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其开放是一波三折的,1982年由于走私猖獗等经济犯罪的严重性,两会对其进行了整顿,1985、1986年的海南汽车事件也使改革开放受到打击。1988年由于各地经济混乱,1989-1991年的整顿治理也放慢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但改革开放还是向纵深发展的,中国已经在地域上实现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了。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外贸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对外开放的质量,以争取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除了经济层面,在文化方面也逐步实现对外开放,使人们对对中国的现状及资本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最后,邓小平把一国两制的构想付诸实践,在保证香港繁荣稳定的前提下收回了香港。

第七章,经济体制改革:从外围到核心。 邓小平改革的主要成就在经济体制改革,在于使中国摆脱计划经济,找到一种能够容纳市场机制的新的体制。在中国,否定私有制、商品经济,实行按劳分配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体是城市的计划经济,虽然1978-1984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沿海的改革开放,对计划经济形成了冲击,但是,城市仍然是计划经济,而且计划经济带来了诸多恶果。要想真正进行改革,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因此,在理论界进行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讨论,逐渐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中也是起核算及调节等作用的。继理论界市场经济理论的获胜,商品经济也逐步写入党的文件中,从1982年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1984年的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1987年十三大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1992年十四大最终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商品经济回归之后,私有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毕竟几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消灭私有制。私有制的重新出现始于为解决回城的上山下乡的知青的就业问题,而允许经营的个体工商业。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这是对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一个巨大的冲击。因此,社会主义的所有制问题也逐渐引起争论,并通过党的文件逐步承认的私营经济的合法性及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而且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在坚持传统共产主义理论的消灭商品经济和私有制与基于现实承认并发展利用商品经济和私有制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商品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冲击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中的主要部分--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形势、求得发展,国企改革也是迫在眉睫的。国企的最初15年的改革经历了企业基金、利润留成两步利改税和企业承包制,虽然有一些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企的问题。国企仍存在投入产出率低、经济效益差、资产负债率高、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为了根本解决国企困境,理论界对国企困境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在于产权不明晰,后来十四届三中全会前后,逐步进行产权改革。产权改革也由于在意识形态方面和传统的公有制有冲突,因而其进展也是比较坎坷的。直到1997年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标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时,才减轻了国企改革中的思想障碍。市场经济要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价格的激励作用和市场信号作用。而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时代,价格都是计划定的,造成了价格扭曲和失效。因此,必须对价格进行改革,价格改革经历了1979-1984年的提高农产品价格、调顺价格结构,1984-1987年的双轨价,1988年进行价格闯关,由暗补转为明补,最后于1992年全面放开价格。这些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商品短缺的情况,使市场由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为价格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环境。但是,在价格改革的过程中隐性通货膨胀的爆发、抢购、挤兑等一些列问题也使整个市场比较混乱,同时钱权交易等也泛滥成灾。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分配机制也要进行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大致经历了1977年的恢复奖金制度到80年代后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工资改革,这些改革使工资性收入不断合理化、规范化,但是非工资性收入却如脱缰之马,十分混乱。与此同时,劳动用工制度也由统一分配转向劳动合同制。为了缩小收入分配改革带来的贫富分化,国家在初次分配之后又通过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二次分配。上述诸多方面的改革进行同时也必须进行财政体制改革,使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之前,中国实行的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这种体制对于集中财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有帮助,但是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资金使用效益和投资效益差、且财政税收失去了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因此此次财政改革的主要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及改革财政管理三个方面展开的。国企改革上面已经说过,此处不赘述。对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主要进行放权让利与财政包干,但是这带来了所谓的[诸侯经济"以及财政赤字。基于此,又进行了国企的税利分流与中央地方的分税制改革。至此,情况才有所好转。金融体制的改革主要就是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改革之前,中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它既是管理金融和发行货币的国家机关,且经常成为财政的钱袋子,又是统一经营全国业务的经济组织。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分开办公才逐渐拉开了金融改革的序幕。改革首先是恢复几家专业银行,接着又出现了其他金融机构,从而打破金融机构大一统的局面;然后在1994年确定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使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成为真正的央行、并成立几家政策性银行专门从事政策性贷款。在此过程中多种金融工具和信用形式也逐渐发展起来,以央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大致形成。在此框架下,资金市场也慢慢发展起来,但是也带来了金融混乱,且像资金供给问题仍没解决好,利率市场化直到今年才放开贷款利率下限。金融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在整个经济改革中,对经济发展战略也进行了调整,在产业政策方面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各产业协调发展;在区域发展战略方面,由均衡发展转向倾斜发展;到90年代,由于东西部差距太大,又转向产业倾斜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在转型期间由于旧的调控手段已经失效,新的手段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必然带来经济的波动。同时此次转型也产生了新的难题,比如通货膨胀、经济效益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邓小平经济改革是成功而伟大的,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后任者的继续努力。

第八章,[两个基本点`的碰撞。 邓小平的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前提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是邓小平的使命也是其担任领导人最成功的一部分,但是其前提是不能损害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因此改革中需要寻求二者的平衡点,陈云文选。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后来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这两个因素的高度抽象,因此,需要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进行平衡。1983年的反精神污染、1986年的反自由化、1989年的北京风波即是两个基本点的交锋。在改革开放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激进分子,这时邓小平就重点强调四项基本原则,甚至不惜以经济的发展为代价;当党的领导不会被动摇、改革开放停滞时,邓小平就适当的对四项基本原则予以放松,加快经济的发展。两个基本点的每次交锋都是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这时应该是进一步通过改革来完善,但是由于被反对共产党的领导的人所利用,再加上国际局势的作用及党领导人物的对形势的过于严重的估计,四项基本原则就会被过分强调,从而由一般可以通过较温和的手段解决的问题发展成政治动乱,毛泽东文选。经历过三次大的碰撞与动乱,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缓慢甚至停滞下来,如何解决这种状况,年迈的的邓小平试图为其做出最后的努力。

第九章,邓小平的最后辉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1页。 三次两个基本点之间的激烈碰撞,使国内又一次迷茫地站在[资"和[社"的路口不知所措,由此而踟蹰不前的改革开放如何进一步推进下去,这是邓小平希望解决的问题,他在1991年对计划与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方法,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为了发展经济,不应囿于姓资姓社的诘难的讲话,试图对此有所突破。但是由于思想上的保守、苏联剧变及反对和平演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批邓的观点还是广泛存在的。邓小平最大的功绩是改革开放,为了使改革开放大业继续下去,他以一名普通中共党员的身份进行了南巡,反复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打破姓资姓社的束缚,同时也强调了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接受了邓小平的讲话及思想。为了防止改革开放事业的夭折,邓小平需要为以后确定改革路线。因此,在南巡之后,他需要在党代会上确立这个思想体系,并制定出具体的路线方针,用党的力量来推行。而党的十四大也确实实现了他的目的,顺利地完成了领导权力的交接。至此,邓小平完成了其历史任务。

第十章,中国的改革推进方略。 回顾邓小平改革的历程,他采用的是一种渐进式改革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首先在思想领域很巧妙地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中寻找改革的理论根据并创造了一些容量很大、很具有伸缩性的提法,不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也解放了思想,放开了手脚。此外,在处理认识问题上采用[不争论"的方法,让人们在实践中统一认识。其次,在改革的进程中采用的是先易后难、稳妥的方略。先农村后城市、先增量后存量、先微观后宏观,在容易地部分取得成功之后,为困难的部分的改革减少阻力、增加动力。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逐步从外围到核心,成功实现改革。最后,在确定改革的目标上也是逐步确定的。从最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把商品经济列入改革目标,到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期间也体现了一种渐进式的改良。分析中国采用的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其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其在某些方面也有不少问题。比如在过渡期间两种体制并存带来的[双轨病",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国企改革的恶性循环等。这些问题有待下一代领导人的解决。

第十一章,邓小平的遗产。邓小平开启了改革之路,造就了一个经济繁荣、物质丰富的社会,给中国留下了一份巨大的遗产。在经济方面,使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生活方面,由安于清贫、安全、稳定的生活方式转变为追求富裕、勇于竞争、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在思想方面,打破了毛泽东时代的思想价值体系,出现了暂时的思想混乱, 逐渐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多元的趋向合理的价值体系。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产生很多问题,诸如政治高度集中和经济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矛盾,日益弱化的中央控制力量再也不能实行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日益膨胀的行政机构和日益增多的冗员使社会无法承担,高度集中而不受监督的权力和不规范的市场关系的恶性结合使权力和金钱的交换肆无忌惮,开放的经济、信息全球化和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 经济改革继续深入和现行政治体制的矛盾等。此外,人口过多、三农问题、金融改革及国企困境等问题也亟待解决。邓小平的改革对社会生活也带来了巨大影响,。经济繁荣,政治上有待跟进,没有在思想上的统治,以及一大群问题。这些貌似是邓小平留下的全部,是么?

第十二章,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在继承了邓小平的遗产后,21世纪的中国到底会如何发展,在考虑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进行展望。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两个基本点的碰撞,是否又会出现大的政治波动?这要看政治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就是实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化政治,并且加强管理的法制化。基于中国的国情及所处的国际地位,中国将为解决世界三大难题做出巨大贡献。一、国际关系中的全球化和国家利益的矛盾--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既可以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发言力量,又可以抑制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的高消耗生活方式和资源与环境的矛盾--中国人口多,但是崇尚节俭,且有低消耗生活的习惯。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中的市场经济规则和社会交往规则的矛盾--中国接受了市场经济,但是21世纪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形成一种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兼容人类所有精神财富的价值体系,从而制约着人的劣根性,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看完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震撼,何以如此呢?因为我觉得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复杂难懂的时代,我平时也是尽量避开不看的。这次看了之后,对中国改革前前后后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感觉对现状也能有更清楚的认识。若说感受最深的一点,我觉得整本书就是写一个转型期,毛泽东是极权政府的绝对独裁领袖,正是因为如此,在非继承式的极权体制下,他的死使全国震动,军队进入紧急状态,并且在他死后产生了继承人位置之争。华国锋这个过渡人物之后的邓小平虽然实际的掌握着党政最高领导权,但名义上不是党政最高领导人,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因为在转型期,极权政府和独裁领袖的权力是递减、并最终走向依法治国的,他不可能拥有像毛泽东那样的独裁权利,而且,他致力于他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他要让改革开放在他死后仍能继续下去,而不是像文化大革命那样被否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49页。从毛泽东到今天的习近平,权力是逐渐递减的,这正是体现了政治上的转型期。在经济上,从毛泽东时代否定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到邓小平改革发展商品经济,直到后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和政治上的改革都是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相互配套的。在思想上,从马、列、毛的教条本本主义的句句正确到邓小平把马列毛的思想看作整个体系灵活的解释再到后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增加了理论的包容性和弹性,体现了思想解放与相对的自由。政治、经济、思想相应的变革促进中国尽早走出转型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当然,改革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直到现阶段我们还在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

其次让我留意的就是邓小平的遗产中关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的问题。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按质量好坏搭配分配,所以,每个家庭分得的土地是好坏搭配的若干小块。90年代初,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开始探索土地集中的路子,但是缺乏推广的条件。其中珠江三角洲采取的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方法,让我挺感兴趣的。这个方法是,在二三产业发达,农民经营土地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采取一步到位的办法,把全部或绝大部分土地迅速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此种方法下,由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民每人每月提供20公斤的基本口粮,引导农民放弃土地经营。我之所以被这部分吸引是有原因的。前段时间我回了一次家,刚好遇到了村里的队长,他们在谈论我们那的土地问题,我就打听了一下,大致情况是这样的:鉴于土地分散经营效益低,遂决定对土地集中经营,农户都集中搬到路旁和移民住房一起的房屋,对土地进行重整,以15亩为一个单位承包给有能力的人,农民脱离土地,按原有土地亩数对农户一亩给予每年600元钱,到底给多少年,说是一直给,不知道具体能给多少年,农户可以自己出去打工。这种做法和珠江三角洲的做法很类似,而且推行的还挺顺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最近几年那里干旱严重,农业不赚钱,还不如一亩600元来的省心舒服;二、留在农村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也种不了田地;三、白拿一亩600元钱,还可以出去务工。但是我认为这其中也有问题。首先这每亩600元钱由谁出,是承包者还是政府?出多少年也是一个问题;其次,由于中国户籍制度的存在,外出务工的人最后还是会回来的,再加上那里的二三产业不发达,到时候没有土地耕作,他们以何生存?三、既然说是一直给,那么在物价上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600元够吗?四、对于个别不愿意的农民又该如何处理?但我就这些问及大队的队长及一些村民时,他们都不能给予明确的回答。农业经营规模太小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在改革中可以借鉴一些成功做法,但不应盲目照搬,应该因地制宜、审慎进行。

读了这本书,只知道自己对那段改革历史更加清楚了,明白自己有很多不足,今后需要继续努力。

张珊珊

更多相关内容:

分页: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文选,由教案网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