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版“模拟联合国”又扩军,还要多久等到拿破仑?(2)
除了挥舞菜刀炫耀国际硬实力存在,法语国家国际组织在每次大会上都要提一提对非洲贫困地区的救助问题,包括科教文卫帮扶计划等。
然而,解决问题需要钱,法国为此愿意掏多少钱?
2010~2013年间,法语国家国际组织的年均预算为8500万欧元,其中75%以上用于计划实施,不到法国GDP的万分之一,而且这还是OIF所有成员集体凑的份子钱。
宣言多于行动,谈钱马上翻脸。这是纯粹的嘴炮组织。
爱尔兰在这么个时候选择加入OIF,也算秉承了嘴炮传统。毕竟反英几百年,到现在英国还是第一大经贸伙伴,爱尔兰的口嫌体正直也不是头一回。当然,如果能以此为交易筹码,和好面子的法国谈妥几个经贸项目,爱尔兰也算稳赚不亏了。
3挖自己祖坟,掘帝国遗宝
法国历史上曾在新大陆与印度拥有规模庞大的殖民地。在英法殖民斗争失败后,历经拿破仑战争的法国又将版图扩张到了非洲与东南亚,建立了法属西非与法属印度支那。
法兰西殖民政府不同历史时期的版图
与英国殖民统治方式不同,法国在非洲喜欢在人口稠密的文明区拓展殖民地,遭遇了非洲地区顽强抵抗。为了巩固对西非殖民地的统治,法国采取了直接管理的措施,直接委派各级官员,推行法国法令。为了安抚西非地区土著上层社会,法国采取了文化同化政策,并规定能效忠法国或任公职10年以上、能阅读或书写法文、拥有生活资料、具备良好品质者可获得法国公民权。
时至今日,法国仍然在各个国际组织框架下,以多种名义在西非维持了上万规模的驻军:
法国军事部署
冷战前夕的1946年,法国曾效仿大英帝国的“英联邦”,昙花一现地组建了“法兰西联邦”,后更名为“法兰西共同体”,但随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大多数成员国相继独立。冷战时期,在两极格局主导下的世界,并没有给法国太多钻空子的机会。毕竟美苏都记得,二战的终极目的是打垮英法世界帝国。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民间国际组织成立的浪潮,不甘心沦为二流国家的法国,重新对旧殖民地打起主意。讽刺的是,当年法国的粗暴政策反而在殖民地遗留了一定的法国文化影响,于是,以法语为旗号的“法语国家文化技术合作局”在1970年成立,成为了今天OIF的前身。
但OIF的飞跃性发展,主要是在冷战后。一方面,随着苏联倒台,世界进入多极化进程,法国获得了一定的国际斡旋空间;另一方面,美国文化的全球盛行对法国文化也形成了强大冲击,而法国经济长期疲软,依靠国际组织强化法国对旧殖民区文化输出,同时维持经济上的吸血,成为法国外交政策的主要道路。
历经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法国,在逐步后退中意识到法国早已无法将文化强加于别国,因此OIF虽然名义上可以算作是法兰西共同体的延续,但实际上在文化上也要强调对话合作——当然,强国和弱国间的文化交流“对话合作”,也不可能公平。
OIF在西非的宣传很美,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和连续性,法国在西非上万规模的驻军实际上成为了镇场子的保安。法国从非洲获取大量经济利益,而经济援助却逐年减少,可见“非洲宪兵”的本色从未改变。
为了缓和与非洲国家关系,法国又与非洲国家签订“新一代防卫”协议,表态对非事务不干预,尊重非洲发展模式,搞新合作框架;此外,还筹划“法非首脑会议”、参与“欧非峰会”等合作机制。
然而法兰西联邦,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大国加入到非洲角逐,法国靠挖自己帝国主义坟头的吸血模式也岌岌可危,文化影响仍然在逐年滑坡。法国在当下新世界格局形成时期地位逐渐边缘化,OIF到最后,也只能是帝国绝唱的回响。
4结语
帝国主义的历史总会激发二流国家的帝国主义梦想。
相形之下,欧美列强间的条约外交则是以近代国民国家为前提,以欧美列强的国家体制为基准,制定“万国公法”性质的共识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1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2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3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4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失败(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它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
利比亚作为曾经的法属殖民地,卡扎菲的幻梦,未必不是受法国人影响。至于法国人的帝国梦,他们只能指望美国霸权衰退后没有新的霸权来接班——这个条件未免太苛刻了一点。
我想知道咱们南海造岛停止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