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遗体告别式北京举行 骨灰将暂放八宝山(图)
4时-12时
今晨八宝山,雾霭沉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悼念者聚集在1号告别厅外。“继承钱老遗志,再谱航天华章”等十余幅挽幛被送别钱老的人们高高举起。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全国高校的莘莘学子以及普通民众,满怀悲痛的心情缓缓地向钱学森遗体告别厅走去。
钱老的遗体告别仪式从上午9时开始。为了让更多民众瞻仰到钱老遗容,遗体告别仪式将持续到中午12时以后。
4:30
夜色还未褪尽,记者来到位于航天桥航天大院内的钱学森灵堂外。位于一层的灵堂此时已是灯影幢幢,单元门外摆放的花篮、花圈并没有被撤走,依旧簇拥着守候在灵堂门外。
4:50
淡淡的晨雾仍在夜色中徘徊,没有一点消散的意思。周围一片寂静,除了站岗的警卫员每隔几分钟一次的开灯巡视,听不到任何声响。
5:10
三辆军车依次驶到钱老家外,几名军官下车走进钱老家中。单元门外的灯亮了。
5:20
两辆丰田考斯特停在了路边。这时,一轮圆月正挂在上空。
5:35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身穿黑呢子大衣,严肃的神情中流露出一丝哀伤,他在十几名卫兵的守护下快步走出灵堂。
5:38
两辆车先后离开钱老家,驶向北京301医院。其间,记者并未看见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据现场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钱夫人将直接出席上午的遗体告别仪式。
7:00
八宝山革命公墓前就陆续开始有人在等候。在等候的人群中,一名拖着小行李箱的男士引起记者注意。记者随后了解到,这名男士名叫钱永贤,今年64岁,是钱学森先生的堂侄。他是搭火车今早刚刚到的北京。
那天早上,三婶像平时一样,打电话到他们家问候大伯的情况,是大妈接的,大妈接起来以后钱学森遗体告别视频,很平静的说:“他挺好,一切正常。第二天早晨,我和大伯大妈妈妈爷爷和奶奶一同吃完了丰盛的早餐,就出去玩了,我的奶奶还给了我一整套的奥特曼,我们坐在车里,欣赏风景,后来,妈妈提议到郊外玩,大伯听从了她的建议,一口气弄到了巢湖边上,我们下了车,我把手伸进巢湖的湖水中,巢湖的水很干净,我差一点就喝了一口&hellip。大伯出殡的前夜,按照龙城的习惯,亲人们是应该通宵守灵的、按道理,灵堂是应该设在大伯大妈家里。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想到今天是与大伯钱学森的最后一别,钱永贤不禁几度哽咽。他说,他要看大伯最后一眼,为他老人家送行。
7:05
郭何成早早来到送别大厅外等候排队,手中还拿着多张他与钱老和钱老家人的合影。“我要排在队伍的头一个,做第一个送别钱老的人。”郭何成曾于1981年至1985年这5年间担任钱学森的司机和公务员,负责照顾钱老的生活起居和日常出行。
回想起与钱老共同生活的这5年,郭何成感到受益匪浅。他退伍复员回到山西后,连山西省科学院的副院长张先生都说,他在钱老身边的5年相当于上了5年的大学本科,钱老说的话都可以当做教科书。
钱老低调简朴的生活也让郭何成印象深刻。钱老1955年回到祖国后,就脱下西服,换上了中山装。从此,他再也没有穿过西装。郭何成还清楚记得,在照顾钱老的5年中,钱老无论在家还是外出,穿的永远是军裤,他只在每次出门时换上一件外衣。
“敢”是因为有勇有谋有胆识,敢于冒险。我见到很多老板都是有想法、有魄力、敢冒险、敢于为天下先。而他们负面的东西则是体现了在上面的两个例子,因为对于商业太多于敏感,太敢于冒险,才会导致很多人敢去做这些污染环境的事。
骨灰将暂放八宝山
我们确定每周四为局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安排1名局领导坐班接待群众来访,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推诿,能解决的立即给予协调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耐心解释,给群众一个明确的说法,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密切党群关系。吉荫贤墓园接待祭扫群众4520人次,浮陵水墓园接待祭扫群众1310人次,富山墓园接待祭扫群众2605人次,金牛岭烈士陵园接待祭扫群众1820人次,市殡仪服务公司接待祭扫群众3300人次。对毛泽东的悼念,可以说创造了众多的世界之最,譬如佩戴黑纱的人数之多,佩戴时间之长(有的长达一个月),灵堂之多(仅湖南益阳一县,设灵堂284处,中心灵堂献花圈271个),追悼大会规模之大(“分会场”遍布全国),还有当天下午的全国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关门。
5时40分,六一小学五年级学生郭金阳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灵堂,悼念完毕后钱学森遗体告别视频,郭金阳告诉记者:“没想到钱爷爷住的房子这么简朴,钱爷爷在这样的环境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真伟大!”
自从钱学森灵堂开设以来,每天都有上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前来悼念钱老,寄托哀思。据工作人员介绍,昨天来悼念的群众要比前几天多,灵堂收到的花篮和花圈数量也在激增。对此,钱永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之前有了些准备,但是没有想到钱老走了以后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非常感动,也感谢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对于钱老后事的重视和安排。”
在大力倡导和推行生态葬、全面实行骨灰一律存放堂安置方法的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否出台一个让人既叫好又叫座的法子,出台一个既不占地又能保留骨灰、还能领到政府奖励或补助的政策,将节地生态进行到底。有的市民认为,骨灰存放堂安置方法还称不上真正的“节地”,目前斥巨资花大力规划建设的13个骨灰存放堂,全面建成后至少可以满足2030年前的安葬需求。有的市民认为,实行以骨灰寄存为主,撒散、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式为辅的骨灰安置方式,从理论上、经济上以及社会的长远发展上,固然是好,但在推行进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以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加以落实为妥,不宜在制度、观念等方面都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实行“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