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用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019-05-21 02:1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民族村寨文化_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_文化一个民族不竭动力

【摘要】培育文化自信,不仅要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指导作用,还要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完善、充实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应增进交流互鉴,提高对外交流的广度、深度、宽度,用谦虚、包容、自信的态度,力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 文化自信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与智慧的传承。文化自信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尊崇和自信,是每位中华儿女发自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自豪感与执着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这是我们新时代的新使命。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共同谱写更为壮丽的文化篇章。

马克思主义是培育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思想指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兼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西方价值观 陈德辉 任何一个政党、组织、集团的行动,都要受一定的思想、观点、或理论的指导和支配。《反对本本主义》写于1930年5月.当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是《反对本本主义》(《毛选》第一卷)一文的基本精神.我觉得本文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维原则和思想路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段话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又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条路线,就要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其次,它是反对主观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表现形式.《反对本本主义》既反对把个人的局部经验绝对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的经验主义,又反对不懂得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特点,只知背诵和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条的教条主义.再次,它为领导者转变并养成优良的思想作风指明了方向.“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针对有些领导干部不深入群众,不了解下情,对上级指示和书本上的理论一味盲目执行和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 (一)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学说、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组成部分,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这个理论十分重要。

民族村寨文化_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_文化一个民族不竭动力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需要从根本上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广泛弘扬。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大众的、先进的文化来掌全局、明方向、立长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一部抗争史、一部团结史、一部探索史,中国共产党于国家危难之际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带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同为中华之崛起而拼搏,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如今,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使中华民族“强起来”。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培育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思想指导。

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培育文化自信的必要之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文化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通过不断筛选、积累、沉淀而逐渐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成为了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重要纽带。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培固文化自信之根,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传统文化中有价值、有意义,对现实社会依然适用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实践经验等内容梳理、提炼出来;对陈旧、迂腐的文化进行革新、改良,使之富有现代气息和时尚韵味,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主流的文化、先进的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文化一个民族不竭动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中华文化积聚了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蕴藏着中华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是我们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_民族村寨文化_文化一个民族不竭动力

要自觉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站在国家与民族发展新的历史高度,主动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投身时代、锻制精品、歌唱祖国,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创作更多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业界叫得响、在社会上传得开、在历史上留得住的优秀作品。南京侨联林柏副主席对出席中国侨联“亲情中华·文化讲堂”南京站开讲仪式的嘉宾表示感谢,他说,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联合国非遗文化名录,妈祖文化写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为增强侨界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此次在讲堂,我们想通过妈祖信俗的文化纽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团结我们海内外的华人华侨,用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经历讲述我们中国的故事,讲述我们中华民族 “立德,行善,大爱”的崇高思想。新时代文化产业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遵循把握正确发展导向、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促进与相关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进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等8个方面的思路,以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为重要抓手,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文化产业在新时代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迈上新台阶。

无论是完善制度提升治理力,还是激发活力构筑文化强国,都需要谨记习近平同志的殷殷寄语,“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都需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创新创造,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释放,让各行各业创新人才竞相涌现。三是在文化方面,我们党遵循《宣言》提出的共产主义革命“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思想,“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增强文化自信,应增进交流互鉴,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这一概述精准、全面、深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享受者,也是文化革新的参与者,发展先进文化,首先需要对自身的传统有足够的自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自信,就是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应增进交流互鉴。中华文化既不是单一体系,也不是多民族文化的机械相加,而是集众家之力,合万家之美的博大文化体系。文化自信的提升,需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多民族、多地区内促进文化的沟通交融,夯实文化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信仰。

民族村寨文化_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_文化一个民族不竭动力

增强文化自信,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不是封闭的“孤岛”,提升文化自信,除了内在的传承、创新,还需要把中华文化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机,提高对外交流的广度、深度、宽度,用谦虚、包容、自信的态度,力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新时代,我们要以夯实文化自信基础为前提,发展能动的、有机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文化,用先进文化指引、影响、感染人民群众,用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作者分别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政策博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注: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4CKS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_文化一个民族不竭动力_民族村寨文化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5年10月14日。

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5月18日。

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