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30多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引根据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服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六五”普法规划提出,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吴邦国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 ),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a、法制根基c、法制保障d 、法制要求。
要把制约和监督权力作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推进制度创新的核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小二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无论是小到删除一个的差评还是因参股设公司,凡是权力所到之处,利益则攀附前来,腐败和权力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的。民主的精义在于广泛分配权力与权利,并以权利制约权力,以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民主化水平并进行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种笼子不仅包括权力掌握者作茧自缚的体制内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笼子,更重要的是编织权力监督者通过权利监督权力的体制外制度笼子,两只笼子缺一不可,且把权力之虎关进权利之笼是腐败治理的根本出路和有效基石,舍此笼子而另谋他途便是舍本逐末,反腐败制度必然演生为治标不治本的隔靴搔痒和应景之策。
因此,不是有些改革措施推行不下去, 就是半途而废 ,所以 ,对有些带有根本的 、全局性的问题必须进行彻底的解决 ,否则 ,已取得的改革成果也有可能前功尽弃。这是一条铁的定律和基本法则。(四)“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恐资病” , 或称之为“政改当中的拒绝论” 。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看法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 ,既要坚持我们已有制度中好的一面和优势,又要革除弊病, 这是政改的关键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长达几百年的发展 ,尤其在政治运作机制和做法方面已相当完备。如权力的有效制约 、制衡 ,建立廉洁 、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杜绝和防范腐败等方面 ,并不都是一无是处 。然而在一些人眼里,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制度)只能是自己内部的完善 ,对西方的无需借鉴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共性的东西, 一概斥之 ,拒绝引用 ,这显然是不对的。40二、搞好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着力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处理好党政关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执政党的党政关系, 广义上是指党与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关系。狭义上是指党与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 。
此外还包括党与群众团体 、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 。本文讲的是广义上的党政关系 。党政关系是党和国家根本的政治关系 ,影响并决定其他各种社会政治关系。中国政治权力的运行实际上就是党政关系的运行, 各种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党政关系”的因素。党章所载:“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 。党和国家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 ,即在研究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集中全国人民经验与智慧的基础上 ,制定和完善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 ,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按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法律);向国家机关就重大政策问题和主要领导的人选提出建议 ;教育和监督全体党员模范地贯彻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党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发号施令,只能通过立法机关和政府进行领导。执政党的领导权不能大于“法” 。维护宪法 、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原则,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体现了党的领导 。由此党的领导方式必然由过去主要和直接依靠政策治理国家向主要直接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的转变。
党的领导权力和人大的监督权力是最高层次的权力平衡制约关系 ,决定着其他各级各类权力关系 。只有先理顺这个关系, 才能理顺其他权力关系。我国政治体制中的主要弊病 ,都与没有理顺党和人大的权力关系有关 ,党和人大之间必须形成权力对权力的制约机制 ,并纳入整个国家权力制约机制之中 。党对人大的制约体现党的领导 ,人大对党的制约体现人民民主。必须规范党的权力。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并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形成宪法和法律 ;加强党在各级人大的组织建设 ,通过法定程序建立体现党的政治主张的人大机制 ,推进人大系统中党组活动的法制化;党员代表要形成协调一致的力量,贯彻党的政治主张,团结各方面的代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党可以向各级人大推荐各方面重要干部侯选人, 由人大依法选举确定。(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体系 ,是解决政治体制当中权力过分集中的有效途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职责权限划分方面的经验教训, 提出应该有领导,有步骤地同时又大胆地下放权力的基本思路。我国陆续出台了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许多重大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央和地方关系开始趋于合理和稳定,原有体制下中央集中过多, 管得过死的状况已有较大改观 ,大大激发和增强了地方经济活力及地方政府管理的自觉性, 同时 ,也在许多方面分担了中央政府的调控压力和增加了宏观协调度 ,促进了中央关于地方发展目标和总体协调目标的实现 。
第二十二条 政府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偿还公共租赁住房贷款本息及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管理等。节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第四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第三节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第14章 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15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范围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金融监管第三节 金融监管理论第四节 金融监管模式的变革及未来发展趋势第五篇 货。综合观之,能源管理部门的调整与经济发展、中央地方权力划分以及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同步。
这十二条仅仅是粗线条的纲。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纲能够彻底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三)以基层农村的村民自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中国农村和城市比较起来 ,人口相对分散 ,流动性差, 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也不像城市那样错综复杂, 牵一发而动全身 ,即使在农村某一地区实验失败 ,也不会影响全局。所以采用村民自治形式, 是在农村的最佳改革方案。在农村, 推行村民自治, 民主选举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一方面,由于土地承包而产生了农村社会的利益分化, 即利益的个体化(私化)和利益的集体化(公化),这就要求农民自己组织承担集体事务 ,行使公共权力,对社区内农民提供服务,另一方面 ,无论从农村经济的发展 ,还是从改革的深化来看,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现有的农村管理体制已经恶化了农村资源(包括人才 、资金和土地等)的优化配置 ,必须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 ,推行村民自治。这就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和安排 ,使农村的农民成为政治参与的“政治人” ,维护各项正当的权益, 从而建立起公平、公正、运转协调合理的政权组织, 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使得国家政治主体正常化 、规范化、法制化 。
【思路点拨】选举大会,村民进入会场正常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是选举法赋予村民的权利,我们工作人员应该尽量保证他们选举权的正常享有。当天到场参加选举的村民有近 700人,有 70多岁的老汉,有血气方刚的青年,连怀抱小孩的妇女们也赶了过来,行使自 己的权利。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10528亿元,增长35.9%。
台湾必须无条件接受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