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中微子振荡:谁先洞察到了物质效应的玄机?(2)

2019-04-25 12:2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2002中微子振荡_中微子振荡现象_中微子振荡研究历程

Stanislav Mikheyev & Alexei Smirnov

平心而论,米赫耶夫和斯米尔诺夫的论文在理论层面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因为其主要解析公式都来自沃芬斯坦的结果。但为什么沃芬斯坦本人和其他美国的中微子专家们没有关注到共振放大效应可以解决自1968年以来就悬而未决的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呢?这一点的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换句话说,共振是一种普遍的物理现象,任何人都可以从沃芬斯坦的混合角方程看出共振放大的可能性,但是机会却在1985年留给了两位苏联物理学家。1986年,诺贝尔奖得主汉斯•贝蒂(Hans Bethe)等人也发表文章探讨太阳物质效应引起的中微子振荡放大效应,于是以米赫耶夫、斯米尔诺夫和沃芬斯坦三人姓氏字头命名的“MSW效应”称为中微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俄罗斯方面,替补出场的克尔扎科夫和扎戈耶夫首战表现出色,他们可能会在这场生死战上首发。表3 印度irs卫星及其传感器概况四、其它地球资源卫星 1)加拿大radarsat系列卫星: 加拿大在对地观测方面,独辟蹊径,将目标瞄准在雷达卫星。

就像“地磁偏角”的振荡跟你的位置和速度有关一样,中微子振荡也跟中微子流的位置和能量有关。中微子振荡的现象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戴维斯首次发现的(戴维斯是95年诺奖获得者),他使用四氯化碳观测太阳核聚变中释放的电子中微子,发现数据只有理论预期的三分之一,这在当时被称为太阳中微子之谜,科学家们不知道这些中微子去了哪里,不过今年诺奖之一的sno实验在2000年左右确认,这些电子中微子也是振荡到了另外两种。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