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成为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1)
抓好环境保护治理。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实施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九洲江、南流江、漓江、下雷河流域治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抓好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落实围填海规划与管控措施。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和安全处置,严厉查处倒卖、非法加工利用进口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禁止洋垃圾、危险废物进入我区。启动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第三次土地调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百色、崇左、南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抓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石漠化治理。继续实施金山银山工程,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开展全民节约和节能减排“十进”活动,确保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450万吨标准煤以内。实施“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新建改建旅游厕所680座、市政公共厕所200座。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行湖长制。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稳妥有序推进自治区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加快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八)聚焦补齐民生短板,进一步增福祉促共享。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实施广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全面完成教育振兴“双千计划”的基础上,再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730亿元以上,实施教育提升八大工程,推进“十百千万”建设计划。今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0所、义务教育学校3500所、普通高中45所。75%的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目标。抓好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大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深化产教融合。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和待遇。实施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建设南宁教育园区、桂林高校集聚区,推进广西大学等高校“双一流”建设,力争获批设置北部湾大学。
提高就业质量和完善社会保障。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做好退役军人转业安置。加强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和就业援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加快社保“一卡通”建设和“一门式”经办服务改革。强化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兜底保障,全区农村低保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400元以上。强化养老服务保障。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强化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导向,实施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等七大群体激励计划,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
提升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推进806个项目建设,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床位配置达到每千人口1.25张标准。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社会办医,加大重大疾病防治力度。全面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抓好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建立“三医联动”机制,推动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同发展。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和文明县区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继续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支持社会资本建设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抓好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精品创作。推进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特色文化小镇和体育小镇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基础工作,推动建设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加强与东盟在民族文化、医药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办好“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广西旅游文化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体育基础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打好竞技体育翻身仗,发展体育产业,办好广西体育节、全民健身运动会、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铁人三项赛等重大活动,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和全民阅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