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和中国人 经济危机的脉络(11)
不过,苏联虽然死了,遗产还是有一些的。从科技上说,基础科技的开发周期越来越长,往往投入几十年才见成果。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许多冷战时期的科技投入,要到冷战后才开花结果,80年代开始爆发的集成电路革命就是如此。冷战时期的计算机,性能不稳定,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只能在关键的工业节点上用。到了90年代,各种计算机单片机价格一两年就跌一倍,不到10年,游戏机和玩具上用的芯片,计算能力超过当年管一条生产线的电脑。
这种迅猛的技术进步,和互联网、手机一样都是冷战的技术遗产。但一旦出现,就逼着所有企业一起更新设备。资金因此涌入计算机等新行业,雇人、扩大产能,开发商品。资本主义因此又多混了几年。直到公交车的月票都电子化了,摩尔定律也开始失效,这一轮基础科技的刺激才渐渐结束。
苏联的另一个遗产是西方的货币彻底信用化。再也不受黄金或是实物产品的限制。只要美国能继续发债,只要其他国家继续接受美国的纸币,认为美国有不劳而获的权利。美国就能源源不断的印无价值的货币,给世界提供真实的需求。这些年美国每年的逆差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要理解这是美国的无耻,另一方面,这是资本主义不可缺少的“额外需求”。有了它大家羡慕嫉妒恨,没了它?那问题可就不是心烦那么简单了。实际上,从使用价值来说,美元并不比当年旧金山的金砂更低。美国印美元发福利和美国的穷人都去淘金砂,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影响是一样的,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刺激也是一样的,资本主义就是这么贱。
不过,淘金砂和印美元有一点不同——淘金成本低。这话听起来很稀奇。明明淘金要风餐露宿,早出晚归。印钞票只需要开动流水线,甚至只需要在电脑上输入数字。但是,淘金固然辛苦,淘出来的金砂,大家都认为可以当等重的金币用,天生就有价值。纸片天生只是纸片,赋予美元以价值的组织不是美国印钞厂,不是美国财政部,而是美国的海陆空三军加陆战队。美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军队,海军等于世界其他国家之和,所以大家相信世界贸易握在美国手里,相信只有美元能够买到其他国家的资源和物资。这才是美元具有的原因。因此,给美元赋予价值,需要美国付出高昂的军费,需要美国海军飞行员在没有同级别对手的情况下每天,需要美国保持制造世界最强大的航母与核潜艇的能力。美元的“制造成本”并不低。
再回到前面的讨论。英国用蒸汽船拖着战列舰打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全面殖民时代,还有工业化战争的时代。从此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尚武精神,不是牧场多少,也不比野蛮程度,而是看工业力量。美国之所以有天下第一的军队,是因为整个20世纪它都是世界第一工业国。不意外的话,读者应该已经意识到问题了——现在的第一工业国不是美国。
印钱引发去工业化,体现在美国身上就是产业人口越来越少,到现在,3亿人口只有1000万出头的制造业劳动力,其中三分之一在军工。工业规模缩减,好多配套生产,包括航母和核潜艇的配套都得交出去做。就算不包到外国,本国基础工业规模收缩,势必带来生产成本上升。美国这两年的趋势就是武器越来越贵,即便不开发新武器,过去能造一艘航母的钱,现在只能造一艘两栖登陆舰。所以美国总琢磨着裁军节约军费。不过,正裁军……这很容易出现一个失控的恶性循环。
光是美国自己去工业化还不要紧,但美国减少的工业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并在别国开花结果。这意味着别国可以用这些工业来打造对抗美国的军队。所以美国在印钱转移产业的时候也有原则,太大的尽量不转,潜力的不转,美国不驻军的不转……免得将来控制不住。但是,70年代发展低谷的时候,苏联逼的太紧,美国捏着鼻子打破一切原则,带领整个西方向中国转移工业,以避免被苏联一勺烩了。等到苏联解体,惯性已然形成,美国也没法改变印钱换东西的既定方针了。再持续了20年,东亚出现了一个美国没有驻军的第一工业国,开始学着造航母,造四代战斗机了……全世界都发现美元上多了俩字:贬值!
纯天然为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