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中微子振荡实验 125年来,物理学都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3)

2018-01-31 20: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1964希格斯波色子的预言

1964年,恩格勒和希格斯分别独立地给出了解释基本粒子为什么有质量的模型。在他们的理论中需要一种新粒子的存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被理论预言近50年后,它终于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被发现。恩格勒和希格斯因此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7温伯格发展电弱理论

1967年,温伯格提出了一个关于电弱相互作用的理论,当这个理论被拓展到包含夸克和强相互作用时,它就变成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套理论的最核心部分后来都被实验所证实,包括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温伯格因此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9质子内部结构的探测

1969年,弗里德曼、肯德尔、泰勒和他们的合作者通过电子—质子散射实验给出了质子不是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数据证实了他们提出的质子由更加基本的粒子组成的想法,这些更基本的粒子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夸克。中微子振荡实验弗里德曼、肯德尔和泰勒因此获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1威尔逊提出重整化群理论

1972年,威尔逊的两篇论文建立了重整化群理论的基础,重整化群理论是研究不同长度标度下物理性质的数学工具。当一个系统发生相变时,它的关联长度趋于无穷大,重整化群理论正是描述这种关联性的强有力的工具。威尔逊因此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氦-3超流性的发现

1972年,奥谢罗夫、李、理查森观测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氦-3变成了超流体,这种流体完全没有粘性。这个结果表明像氦-3原子这样的费米子一样可以具有超流相,这比氦-4的超流相更为复杂。奥谢罗夫、李、理查森因此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3夸克相互作用理论的建立

格罗斯、维尔泽克和弗兰克各自独立的提出了解释夸克的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观测结果的理论:夸克总是被束缚在一起来构成其他的粒子,如质子或中子。在一个复合粒子中,夸克只是被松散的束缚在一起。格罗斯、维尔泽克和弗兰克因此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4粲夸克的发现

1974年,丁肇中和里希特领导的研究组分别独自利用粲-反粲束缚态发现了粲夸克,这种束缚态就是现在的J/ψ介子。这项发现被称为“十一月革命”,因为它把夸克的概念从理论构造变成实验事实。丁肇中和里希特因此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5壳层模型在不稳定轻原子核中失效

原子核的壳层模型预测最稳定的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质子具有特定的幻数。1975年,在CERN进行的关于不稳定钠原子核的研究发现在中子含量高的原子核中壳层模型失效。

1977拓扑相变的理论表述

1977年,索利斯、科斯特利茨和霍尔丹利用拓扑理论描述了大量固体中奇怪的相和相变。他们的工作为描述薄膜中的输运现象和低维量子磁体、超流体和超导体中的奇异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索利斯、科斯特利茨和霍尔丹因此获得了201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8预言六角相

1978年,霍尔珀林和纳尔逊提出二维固体融化中包含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相,这个发现被称为六角相,六角相在之后的实验和理论模拟中均得到证明。这说明二维系统的融化和三维系统有着本质区别。

中微子振荡实验证明了_中微子振荡实验_化学振荡简单实验

1980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

1980年,冯·克利青、乔治亚和佩珀发现低温下二维电子气的霍尔电导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强按照e2/h 整数倍变化。紧随着量子霍尔效应被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它是被崔琦、施特默和高萨德发现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激发了分数电荷。冯·克利青因此获得了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冯·克利青因此获得了198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和施特默获得了199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