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 政治极化的基因在于西方制度设计
原标题:政治极化的基因在于西方制度设计
光明日报记者 李曾骙
在美国政府经历又一次“关门歇业”后,1月22日,美国国会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特朗普政府得以继续“临时”运转三周,到2月8日以前,美国联邦政府可以暂别关门窘境。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
美国国会22日通过一项临时拨款法案,维持联邦政府运转至2月8日,结束了持续三天的美国政府“关门”风波。图为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山,参议员苏珊·柯林斯(中)被记者包围。 新华社发
纵观此次关门事件来龙去脉不难看出,事情发端于共和民主两党愈演愈烈的争斗。民主党希望将政府预算法案与“童年抵美者暂缓遣返”的立法捆绑投票,共和党则坚持两者桥归桥路归路。双方互不相让,最终眼睁睁看着政府关门了事。
2018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在即。中期选举历来是对执政党的严峻考验,在18次选举中,有16次执政党都失去了对国会众议院的控制权。为了争取选民和利益集团支持,民主共和两党无所不用其极,党争势必愈演愈烈。不时出现的“关门”警告再次成真,如同狼来了的预言故事,严重透支着美国的政治信用。
探究此次美国政府关门背后的深层原因,最终依然会回到美国的政治极化问题。尤其是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的政治极化愈演愈烈。华盛顿政治圈两极分化加剧,民主共和两党政策趋向两极,不要说两党妥协,就是党内协调都成为奢望。
本意是以国会制衡政府、防止政府过度开支的制度安排,自1976年实施以来却已让美国政府停摆19次,这一结果偏离了制度设计者的初衷,其频频发生显得难以控制。在三权分立的制度安排下,联邦政府预算也好,其他法案也好,由国会予以审议和通过,是立法权制衡行政权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两极化的美国政治场中,审议和通过法案,却被两党演化为竞争乃至为争而争的抓手,双方甚至可以置政府可能关门于不顾,胁迫对方做出政治妥协让步。自去年10月以来,美国政府的预算法案始终没能获得通过,一直靠着临时预算法案,吃饱上顿盼下顿,就是因为两党借预算法案问题针锋相对、各说各话、推销私货。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发表文章反思说,我们之所以不得不忍受这种看起来无穷无尽的一连串短期危机和权宜之计,其原因不在政治,而在结构。文章说,为什么国会不能就适当的长期预算达成一致?因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那块蛋糕争夺,蛋糕越大,争夺越激烈。看来,美国的政治制度的确出现了结构性问题。
自上台后,特朗普政府“大刀阔斧”地对奥巴马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进行调整,大有推翻前任一切重要内外政策之势,更加剧了两党的极化倾向。特朗普在竞选纲领中主张“还政于民”,改革联邦政府机构。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但在激烈的党争气氛中,他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只有减税法案顺利通过,其他诸如医改、在美墨边境建墙、应对气候变化等,均难以在参众两院通过。在今年11月的中期选举中,如果共和党失去国会多数,特朗普在白宫的日子更不好过,他改革联邦政府的主张将会落空。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说,华盛顿需要“一场彻底的关门”来消除乌烟瘴气。如今,门虽关了,但瘴气难除。
实际上,近年来,不仅是在美国,在很多西方国家,政治极化现象都呈蔓延之势。过去一两年来,在西方多个国家举行的大选中,人们往往可以看到,竞选各方比拼的,常常不是治国理政的能力、有效的政策主张、可行的改革举措,而是参选政党为争夺选票的夸张承诺、非理性的相互攻讦和为反对而反对的下意识冲动。其实,西方政治极化并非始于今日,只不过在经济低迷、恐怖主义威胁上升、难民潮带来诸多社会问题的形势下,政治极化现象迅速加剧。西方社会有识之士一方面对西方政治极化现象有很多分析与批评,另一方面也徒唤奈何。因为人们清楚,西方政治极化的根子,仍在其制度设计本身。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5日 12版)
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