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主义 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2018-01-24 08: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安徽省委副书记 信长星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一些曾经认为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了,一些过去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赢得举国上下一致拥护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要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清除一切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更要治本,建制度、立规矩,培土壤、树风尚,推动全党同志强筋壮骨、挺起精神脊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既是基于对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作出的重大实践创新,也是基于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从“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走向“标本兼治”,从强化外在约束走向增强内在自觉,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能够自觉倡导和弘扬党的良好文化的,也是能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这是基本面和主流。但也要看到,封建腐朽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经历过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是有惯性、文化是有积淀的。虽经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一次次冲击和荡涤,但封建腐朽文化的影响并未彻底销声匿迹,某些沉渣和病毒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即使在党内,甚至在极少数党的高级干部中,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以及所谓“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求仙拜佛”等仍有市场。同时,西方价值观念和腐朽生活方式,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也有所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主义这些现象对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影响不容低估,甚至会在交叉感染中对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造成严重侵蚀。

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将其作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治本之举,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文化建设是一个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过程。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布局上整体谋划、综合施策,在实施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以正气充盈为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强调,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正气充盈则邪气不生。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要使党内政治文化的这种正气不断得到弘扬,达到充盈的状态,真正成为全党同志普遍认同、共同遵守的风尚,从而有效祛除邪气、抗御病毒、永葆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