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 【艺术家风采】赵先闻绘画的传统意境与现代精神-滨州-齐鲁晚报

2018-01-04 06: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_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_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

赵先闻先生是一位颇具革新意识和突破精神的画家,也是一位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生命意义的画家。溯源他的艺术履历,我们可以发现,他是在一种挣扎与和谐中一步步完成了两种迥异的文化空间上的跨越,进而进入到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在他的笔下,那种传统意境与现代精神相互交融渗合的美学文本,描绘出对文化的包容和对生命的感悟,已成为当代画坛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

赵先闻的成长历程充满了苦难与艰辛,但也不乏激情和快乐。年少时,他因天赋聪颖进入专业艺术学校,更因挚爱而潜泳其中,经历了数年扎实系统的专业训练。上世纪的70年代,受当时“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感召,赵先闻先后两次下乡包村,与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村的艰苦和农民的质朴让他感受至深,然后自然而然地渗入到他的个性认知的底层,进而影响着他的绘画的品格。赵先闻的早期作品带有明显的写生性,我们可以通过他早期的作品触摸到那种原生态的生活气息。他似乎在生活中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寄托,他的思想、他的绘画深深地扎根于生活。1980年代前后,一批以黄河风貌的题材的水彩作品接连获得大奖,赵先闻随之在名家辈出的当代画坛渐露头角。

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由于传统文化的失落和商品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传统的花鸟画因其自身的先天性弱点,而致使其在进一步的发展中面临着瓶颈问题。20世纪30年代,林风眠率先以西法为用,融西法于笔墨之中,创造了具有传统精神和民族气象的绘画作品,为传统花鸟画探索了一种中西合璧的崭新的艺术图式。至今不乏后学者探源寻道,执着于在中西合璧的路途上开拓出新的艺术空间。

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_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_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

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赵先闻擎起“现代彩墨画”的旗帜挺进中国画坛。那时,他已过不惑之年。从成长历程而言,这一年龄已完全进入到艺术认知的成熟期和艺术创作的自觉期。这一时期的赵先闻着手于对传统法式的重新阐释。他以一种俯瞰的高度切入对中国绘画语言的探索,试图在现代观照中寻找传统精神的新可能、新途径。这种革新的精神和实践,对冰封已久的中国画坛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刘国松先生为其画集作序中,称他“加入了创造二十一世纪中国绘画新传统的伟大行动,向着未来迈进。”这样的评价是对他理性探索的肯定与认可,也是对他的一种企盼和期许。

在这种审美理念的影响下,赵先闻逐渐走出了花鸟画的传统套式,他以西画为基础,兼收中国绘画之笔墨,在花鸟画领域创造一种崭新的风貌。在通常的认识中,衡量一个艺术家的成熟与否,风格是一把重要的标尺。其格调可以有高低优劣,但独特而缺乏内涵的风格,是空洞和苍白的。在赵先闻的笔下,传统功力和创新精神的得到完美的结合,把水粉画的色彩感和构图意识融入国画创作中,新颖的构图和新颖的色调成为其作品的主要特征。这一艺术风格的形成,标志着赵先闻自我绘画空间的确认与确立,标志着一种基于传统意境之上的实践性笔墨语言的形成与成熟。这也从某种方面奠定了赵先闻在当代花鸟画创作界的地位。从某种角度而言,我认为赵先闻的最大贡献还在于他潜入中国画传统的广阔时空,为传统花鸟画跻身于纷繁多元的当代文化视野,提供了有力的参照范式。

赵先闻出生于鲁西农村,少时求学于泉城济南,后来又长期生活于黄河入海之地。这样的生活履历,在他的基因嵌入一种特殊的情愫。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大平原所特有的厚重、质朴、坚韧和谦卑。因此在赵先闻的作品中,除了西画的基础外,还有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比如他的文学修养,比如他对故土的挚爱,比如他对民间文化的再发现……这些都成为他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歌颂和谐、赞美自然,眷恋亲情、感悟生命,塑造了众多典型时期的经典美学文本。他的绘画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让我们充分感受生独立自强的人格魅力和厚德载物的生命伟力。作家商泽军在题为《诗意的空间与气度》的文章中有一段深度解读:“他的画是一种别人无可模拟的‘混血’这不是贬义,是取油画、水彩、水墨三者之精而铸造,有时是柔婉,有时是高亢,有时是诗意氤氲。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比如荷花,一直是赵先闻喜欢的题材。清晰的线条勾勒出不卑不亢的风骨,亮丽的色彩涂抹出淡淡的容颜,彰显出从容大度。荷花在赵先闻的笔下,是一种怒放的生命的象征,他的每一根线条,每一片色彩,都是有渊源、有来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