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云上课”是历史上的第一课
随着冬季的到来,学校也结束了漫长的假期,而疫情的存在,让各大美术学校最近正式进入了云端教学。
相比书本的学习,艺术还是一门实践学科,“艺术之‘讲’难于艺术之‘做’”,“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在访谈中看到,不少美术学校的“云上课”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对教跟学都是挑战,就音乐学校而言,课程因专业特点必须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如何将原先老师“改一笔”就可以解释明白的疑问,“讲”清楚到学生自己改这一笔,这是“云上课”中使人期望的一环。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大健康创新设计”网课开始前布置阅读书单
三月的学校校园,阳光里浮动着夏天的韵味,这里以前应是一番青春、热闹的情景,然而由于疫情,杨柳虽抽丝,学子不能归。此时相距千里的学生在网上开启教学,以“云模式”开课。“云上课”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光荣在“B站”上“陶瓷文献阅读”课程,原本几十个学生的课程,在一个半小时后,在线观看人数达3000多。
教授成“主播”:直播课程也分享了生活状况
目前,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均已开学,在现今应对疫情的特殊时期,教师们在以前线下课程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调整进行了合适网上授课的调整。
2月17日,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执行主任、手工艺术学院教授吴光荣在国美象山校区的办公室,开始了开学第一课“陶瓷文献阅读”。上课的系统是“哔哩哔哩”网站(B站),因为不熟悉网络授课,也看不到学生们,更不知道怎么看学生们的反应跟问题,最初吴光荣只能自顾自讲,一口气讲了一个半小时才停下来喝口水。此时,他看到当时是几十个学生的课程,在线观看数量成为了3000多人。吴光荣说自己当时不知道B站直播是公开的,后来才明白吸引了这些陶瓷爱好者的加入。在上课过程中,还发生了“投喂笔芯”“投喂冰阔落”等吴光荣至今没有搞清是何意思的弹幕。
“虽然我的文献课教案是十几年来的累积,每年还会有补充跟修改,但是网络授课是第一次。我不太会操作电子设备,家里的无线网络也不是很好,一开始看到要网络授课还是有点发怵的,但也认为同学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方式来丰富教学。”吴光荣说。
吴光荣整理的历年教案,并装订成册。
在摸清网络授课的套路后,第二次“B站直播”在吴光荣的家中开始了,通过直播镜头,书案上放置的用品、器物,伴随着吴光荣的生活日常都展现在学员面前,课程也从案上的水盂、笔筒、字画,谈到民艺博物馆的展览,再发散到陶瓷器物与技艺跟生活方式的关系。
吴光荣的案头摆设,这些摆设在直播时处于了镜头,并导致了讨论。
有时,学生会就一件器物“发弹幕”提问,话题也不局限于备课的内容,而是从这一件器物讲到另一件手边器物,或是相关内容的研究笔记。这也使吴光荣回忆自己读书时,常常跟朋友去同学家拜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同学的言传身教,并了解到师长们的生活跟她们的学习思考模式。“现在的教学中这些交流已经极少了,但在家中做直播课,让我想到了过去的课堂方法。也使学员看到了教学外的教授。”吴光荣说。
吴光荣在直播时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
虽然吴光荣主攻陶艺,但他也曾学过设计,对于书籍装帧也颇为精通,并或自己动手修复古书,在家的直播课中,讲到兴起时,他也会拿出自己修复的古书与朋友分享,或是拿出自己读书和田野调查笔记和朋友探讨,学生也通过直播镜头,看到了同学的治学方式。
吴光荣直播到兴起,还介绍自己搜集资料的方式:除文字记录,还可以做拓片等。
但“文献课”终究还必须读文献,所以在正式上课前,吴光荣会将课程相关的参考书和论著资料罗列,要求学生们先有概念。在课程结束后则需花太多时间总结,如何更好地将文献阅读融入学习方法之中。
目前,吴光荣已经在B站直播授课了6次。比起教室上课高中体育课教案下载,吴光荣也曾不习惯“弹幕”式的互动,“本来的互动更直接,我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学生们的表情,现在只能通过它们打出的一行行字与师生直播互动,下课后再通过微信等方法线上交流课程。但总体来说,在家直播上课内容会更丰富。”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右下)在线听取课程
在中央美院的开学之日是2月24日,“云课堂”也在这一日开始。在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大二的“写意人物画”“课堂”上,任课教师廖勤穿戴整齐面对电脑“开讲了”,这堂课是为期三周“写意人物画”的第一课高中体育课教案下载,不同于之前分析作业、各自取长补短的学习方法,而是讲幻灯、赏名作、看画册的方式,介绍线性素描,解析中西大师版画人体名作。
在开学前,廖勤翻遍家里画册,拍摄相关截图,分成《古典大师人体名作集》、《现代大师人体名作集》、《人体动态组合集》三部分(共300多页艺用人体病理PPT。包含3万多文字、500多幅彩图),再转化成电子文件发送给同学们。在讲课过程中,廖勤在家中小黑板上用记号笔示范人体结构组块与运动规律,使学生在视频里一目了然,并列举参考书目以辅助网络课程……以此帮助教师最大程度地推动教学目标,有质量地完成作业。
中央美院教师廖勤在网课上与同学们互动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的创新设计方向学生程书馨在研究型课题“‘大健康’创新设计”的网络教学中,还直接将学生带入到疫情的探讨中,引导学生观察疫情中他们生活方式和意愿的差异并找到有价值的设计共识,从而产生跨领域的创新设计方案。预期的成果可以与诊疗环境、医疗器械、健康产品、服务流程与商业方式等手段相关。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创新设计方向本科生的课程作业,《卷装口罩》的设计
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央美院还取消了春季下乡采风、艺术实践与参观计划。并告诫学生取消一切外出社会考察活动,涉及委托第三方制作毕业作品,则改在家中再次完成小型毕业创作。
宅家学生:线上按时听课,线下完成作业
中国美院中国画专业大一学生孙同学目前在上海的家中,除了给家里减轻家务的之后其它时间都在绘画写字。上学期的最后一门专业课上的是国画白描,在春节宅家的日子,孙同学巩固了写实课程,在家临摹李公麟的《五马图》。
2月17日,中国美院新学期开启,当日下午1:30,与大学课堂同一时间,新学期第一门专业课书法课在微信群上起初了。
中国美院书法老师,在线解析字帖
为期两周书法课的第一周是临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面对新帖第一天的教学主要是“讲”,任课老师在讲了《圣教序》关键用笔和重点点划后,以视频的方法示范了字帖里的部分字。之后,请学生自己在字帖首页选3个字,反复写,此后再分组点评。当天的作业为选写5-10个字。《圣教序》写了五天,作业量也开始变多,在首周的周日要求完成250个字。第二周开始写颜真卿的《多宝塔》,依旧是先讲注意点、发视频、评点、作业的方式。到了第二周的周三,要求学生结合两帖创作一幅五言或七言的书画。两周的课程结束后,要求学员在两帖中自选各30字,完成课程考核。
学生结合两帖创作的诗句
在10天的课堂过程中,班级被分成四组,每组6-7个同学,分批上传作业到微信群,老师逐个点评。等你们掌握了一些要点和方法后,老师也引导小组同学互相点评。反复的实践跟点评中,原本1:30至4:30的课,往往都应至5:30结束。
“虽说专业课的作业量没有在大学大,但学校学习的氛围很不错。大家本来或许只会关注邻座的朋友,现在在群上,可以看见每一个同学的作业,听到教师不同的点评,其他朋友发生的问题也会提示自己留意。而且上网课,同学的作业都发在群里,滑动手机看一目了然,大家也会取长补短,常常超额完成训练。”孙同学说,“专业课感觉跟在大学没有太大差异,但不同的是,在教学上同学示范书法,还可以发现字与字之间的‘势’与‘气’,但网络上就有所欠缺。”
老师在网上的书写
网上上课的日子,其实并不轻松,因为不仅上半天的专业课、并完成专业作业外,中国美院的网络课程还比如文化课和体育课,且文化课还有单元测试,老师会随时追踪学生的作业状况,体育课则必须在“钉钉”上录视频上传打卡。相比专业课,文化课学习很要靠自觉性,需要及时的适应这个短暂的新模式。
“排除干扰画一张平时想画仍没画的画,读一本没来得及读的书。”这是大学帮在家的艺术生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希望,澎湃新闻记者也在访谈中看到,疫情对非毕业班学生的日常课堂多可以借助自律弥补,但毕业班因为设计到毕业创作跟后续找工作就有点难。
毕业创作是对学校学习的小结,加之按惯例都会在高校美术馆展出会吸引策展人、机构等业内人士参观,是大学提供足够大的系统,给毕业生展示自己所学所想的机会,所以针对毕业创作多非常注重,而且多选用创作尺幅作品。
在春节前,很多朋友回家并未把进行中的作品带回来,而是计划在短暂的元旦放假后,马上跑到医院再次创作,但由于疫情的出现,如今毕业创作依然停滞在封闭的大学。在家重新开始创作?又由于材料、场地、时间等的关系,让学生举棋不定。一些毕业生只能先开动毕业论文,把毕业创作搁后。
教育部发布的最新制度也涉及研究生扩招和推动就业。目前研究生考试初试的名次已经公布,应考学生现多在准备复试和笔试,研究生扩招的政策针对通过初试的学员是一则好消息。
学院:开发新平台,教学状况“云”掌握
3月2日,将是上海大学网上开学的日子,当日9点,上海大学将借助网上系统进入全校学生的第一课。上大实行的是四学期制(三长一短),按惯例过年开学后不久就是冬季学期的期末考试,通常教师并不敢在寒假中“放弃学习”,而是温故寒假前的内容,各大学专业课的网上教学逐渐逐步开始了。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早早列出了一张“2019-2020冬季学期疫情防治时期课程预案”,开课形式多为PPT课件、视频、一对一图文交流、网课录播、直播课等,上课平台包括“上美APP”、微信、腾讯会议等。而再此之前,美院师生还交了暑假过后的“院长作业”,不同于往年将作业带到医院,此次由于疫情,作业上传至“上美APP”。据统计,上海美院寒假的“院长作业”共收到全院 1343 位本科生提交的12609 件作业,其中不少是涉及疫情的创作。教师在“上美APP”上查阅、打分、投票,最终223 位同学被评为五星。
“上美APP”中各系学生课题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上美APP”是上海美院自主建立的“上海美术学院信息管理平台”,去年开始在国画和数码两系的试点,并不断根据反馈意见更改,疫情的到来也促使该平台的迅速建立跟使用。目前,上海美院专业学生的PPT等教研内容、课后小结,以及教师作业均需上传APP。而且一些学生作业中的PPT和制作的视频文件,只能在线观看,不提供下载,也从一定角度保护了知识产权。
“上美APP”中学生上课信息
“这个平台在疫情过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之前我们也有没想到的。现在看来疫情过后老师怎样授业,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在APP上一目了然。”上海美院一位老师说,“而且,这次寒假的‘院长作业’也终于发挥了作用,除了学生在网上交作业外,过去的‘院长作业’都是院长带着各系主任、教学委员会委员拿着本子,一个个系转着评点投票,这次也在APP上完成了。在五星作业中74位同学(每人一幅或一组)的佳作被评为优秀,这些佳作不日将在网上学院美术馆展出,疫情期间再印制画册。”
“上美APP”中的上美美术馆,现在正在展示优秀“院长作业”,每件作业下都有学生的评语。
目前,上海美院的专业课均在网上有序进行,实验中心各专业(如绘画、金工首饰等)一些必须机器配合的专业,则先将理论课提前。对于当时应该请模特的素描课,任课老师的解决方案是绘画家人,并将自己的作品跟家人的合照一起发给同学评点。而针对网络怎样改画的难题,目前暂时没法是老师在学员发送的照片上,用电脑中的绘图工具设置,并配合语音跟文字发送给学生。这也使平常在学校定时定点的专业课,在网上变得更为宽广。
上海美院教师的课程群
对于学生而言,这个假期有点长,或许还摆脱了当时毕业创作跟展览的计划,但疫情终会过去,期待校园再次重逢的哪一天。届时着暖风习习老师们一定积累了更丰富网络教学的心得,学生还有了另类的收获。
(注:本文中央美院部分依据中央美院微信公号内容整理)
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