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科学家 高通5G科学家范明熙:坚持“连接”使命 让万物互联更快到来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记者 张之颖】2008年对于中国的移动通信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同意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这一年,中国3G用户数“0”;在经历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后,2017年10月,中国已拥有11.01亿的3G和4G用户。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换算,这期间,每“嘀嗒”一秒钟,中国就新增4名3G/4G用户,而中国厂商也会利用这一秒钟时间打造大约60部手机销往全球。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这是波澜壮阔的图景。
2008年,高通——这家3G、4G与下一代无线技术的领军企业在北京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分部,这是高通总部设在美国圣迭戈的移动通信巨头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研究院分部。而现任高通工程技术副总裁的范明熙博士,正是高通中国研究院的创始人。范博士日前接受了环球网记者的独家专访,通过自己的故事诠释了高通的企业理念和管理文化。
使命:“从2美元到2美分”
“我们做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使自己快乐、为自己产生价值,而是真正为身边的人、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在采访过程中,范明熙博士的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最为深刻。这不仅是他的切身体会,其实也与高通公司的发展模式和企业理念相契合。这家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公司,输入的是“知识”,而输出的同样还是“知识”,它们为全球无线通信公司及相关垂直行业提供“源动力”技术,为整个无线通信产业、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范博士举例说,他初到美国时,给国内亲人打电话,10分钟就需要几十美元,对学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个现实的困境开启了他的通信技术梦:他希望靠着技术能让国际通话费由一分钟2美元降为2美分。2008年,美国科学家这个朴实的想法触发他在通信技术做出更加精进的研究,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要通过科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2008年,美国科学家而这也成为他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使命感。
范明熙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连接”,这是他身体力行的核心价值观。他表示,自己人生使命的第一部分,是通过科技来连接人,实现随时随地、低成本、高效率地与任何人连接与通信。通过人与人的连接,帮助人和使命连接起来、甚至人和万物的资源连接起来。另一方面,经营家庭亲情关系,包括与朋友沟通,他都笃信并应用“连接理论”在他的个人生活中。
这也是为什么范博士说,将工作和使命连接在一起时,会感到非常快乐。他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超越自我的更大的意义。或许可以说,范明熙博士是一个带着通信使命的实践者,而他身上又透露出高通的产业情怀与其背后的企业理念。在业界,有人认为高通其实在为整个行业做研发。研发必然就要承担探索和尝试的风险,对于高通而言,容纳冒险与试错的空间,才是真正的成功。这种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和勇于承担创新风险的发明家精神,正是工程师对于行业的贡献,这也是高通的使命感。
现在,在高通公司和全产业的携手努力下,日益普及的无线通信网络已延伸到很多工业化国家,向用户提供比有线网络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与此同时,每兆字节移动数据的传输费用在2005年到2013年间降低了99%,通话费用更是降之又降,智能手机的价格最低也只有几百元钱。
高通公司对于无线产业的贡献远不止这些枯燥的数字。就在上月初,IEEE向高通公司颁发IEEE电气工程与计算里程碑奖,以表彰其在CDMA技术上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而此前,IEEE将IEEE荣誉奖章授予高通创始人之一艾文•雅各布博士,这是该组织最高奖项,也是世界电气电子工程学界公认的最高奖励。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也将艾文•雅各布博士的名牌与爱迪生、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以及尼古拉•特斯拉等并列摆放。这也难怪范博士在采访中一直强调,今天所有的研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前人的积累上。
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