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科学发展观指导意义 知道QQ密码请问可以查到他删除过的聊天记录吗(2)

2017-12-26 01: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尽管我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有上述这些不变的基本原则,但在具体的建设内容上,却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赋予了意识形态建设以各种不同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党对意识形态建设异常重视,特别强调以下三个方面为:(1)目标理想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3)动力途径是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在改革开放以后,意识形态的这三个部分都发生了某些变化:理想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始走上务实道路,开始抛弃计划经济模式,实行市场经济;指导思想上,主要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后来加上邓小平理论。在动力途径上,抛弃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提阶级斗争为纲口号,提出党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强调改革开放和发展是硬道理。这三部分内容变化中,变化最大的是第三部分,淡化阶级斗争,强化经济建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世界与中国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在目标上更加务实,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态特征越来越完善。在动力途径上,除了继续强化经济建设外,又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建设创新国家的口号。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_科学发展观指导意义_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在目标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理念;全面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动力系统上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并特别注重“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功能的变化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意识形态功能出现了以下一些变化:

第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弱化。例如邓小平提出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党和国家工作重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评价事物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等等;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都说明阶级斗争观念淡化的趋势。

第三,意识形态建设从封闭走向开放。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要求党内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此后,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范围由全能转向有限。原来的意识形态过于泛化,并过分强调理论灌输乃至代替了大众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基层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实行、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代化传播手段的普及等因素使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始主动与多元化价值之间进行沟通,从一元封闭的状态走出来,引领社会的其他大众价值观,形成了一元意识形态与多元社会意识共存的局面。

第四,意识形态从政治化走向大众化。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建设在“政治挂帅”、“斗私批修”的理念指导下,被提到了一种理想化的高度,忽视了不同层次的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多样化、世俗化的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世俗因素在当代社会中显得日益重要。当代中国政治价值实现了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满足需求”、“享受生活”这些基本的生活目标“回归”到人民群众之中。于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具有了一种极为实际和现实性的色彩。在转型时期,这一变化的积极意义在于为中国进一步深入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极端的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逐步受到制约,宽容、秩序、渐进的观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被打破,人们不再以某种想象中的超凡魅力来评价领导人,开始习惯从政府运作的效率和政治权威的领导能力方面来评判。

(杨龙波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