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中国需要希特勒 中国语文教育塑造了中国人 让人学会说话学会做人(3)

2017-12-25 21: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语文有母亲(汉语)和父亲(文学)

­论坛承办方、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校长陈国安,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是以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的身份,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在陈国安看来,小学语文教材中确实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比如《小白兔和小黑兔》这篇课文,兔妈妈把蘑菇奖给了小白兔,因为小白兔虽然跟骏马比赛得了最后一名,但他“敢跟高手比”;所以小黑兔虽然跟乌龟赛跑得了第一名,兔妈妈也没有给他奖品。在现实世界中,正规比赛都会按性别、年龄和体重划分不同的组别。陈国安对语文教材选用这样的故事表示不解:“不要把孩子教傻了,而且是以语言的方式。”

­按照陈国安的理解,把“语文”两个字拆开,语文就有了一个母亲(母语)和一个父亲(文学)。

­“母亲有三种姿态,白话文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母语的姿态,拼音不太像母语,文言文是梦里母亲的姿态,现在我们很少做梦了。”这三种姿态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同时,父亲也有三种模样:不到百年的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陈国安把语文教材比作维生素:“维生素不是面食、米饭和肉类,它不是用来充饥的,而是防止我们生病的,是用来疗伤的,是让我们活下去的。”他的意思是:语文教育指向人的精神。“精神唤醒了,教育就明亮起来了。因此教材的那几行字,无论多少,都值得所有人敬畏。”

­语文教育的成功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的基础上,因此仅靠教材中那一堆小小的“例子”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教材之外的“例子”。因此,语文教师的一项重任就是为学生寻找课外拓展阅读的材料。什么样的读物适合自己的学生?怎样让学生沉下心来进行阅读?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南方阅读论坛创立以来一直关注并讨论的话题。

­作为论坛联合主办方之一的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出席的代表是初中生世界杂志社主编张彩萍,她介绍杂志社一直以来致力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全省的一线语文教师一起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了“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使他们长大以后不会“油腻”,因为“喜爱阅读的人生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晚间的“咖啡夜话”环节中,新学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技术部发展中心主任张文娟介绍了他们开发的一款神器——“一米阅读”APP。这是建立在人工智能(AI)技术基础上的线上阅读测评和激励系统,课标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都已收录在库,以有声书和电子书的形式,借鉴游戏闯关的趣味性,为学生用户设计分级阅读计划。

­2016年暑假,“一米阅读”推出了“一起读书”活动,可以数万学生同时在线读一本书。而在2017年11月份,他们刚刚完成了1万多个班级、50多万名学生共同参与的“一起读书”活动。他们还开发了线上名著导读课,培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一举解决了“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虽然在论坛现场有人质疑,使用APP的解决方案,似乎无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但至少在现阶段,在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阅读材料和阅读指导双匮乏的学校,现代技术不失为一种福音,可以让他们的阅读教学从无到有地迈上一级新的台阶。(本报记者 池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