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离子通道 2017年度巨献:国内科学家不容错过的重磅级研究成果(4)
研究团队通过对来自同一病人内的多个位置的非典型增生与浸润癌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绘制了食管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的突变图谱,同时探究了非典型增生与浸润癌的克隆演化关系。另外,该研究也对取样时非癌病人的非典型增生样本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确定出了食管鳞癌发生恶性转化起始的分子事件。
【10】Cell Res:清华大学研发新型非病毒CRISPR/Cas9递送系统 能在体内进行靶向基因治疗
doi:10.1038/cr.2017.16
【11】Science:中国科学家发现恢复西红柿更好风味的基因密码
doi:10.1126/science.aal1556
超市里的西红柿有什么问题?消费者说,它们缺乏风味,因此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黄三文研究团队努力鉴定出现代西红柿中丢失的重要因子,以便将这些因子放回到它们当中,让它们恢复它们原有的风味。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黄三文研究团队鉴定出具有更好西红柿风味的化学物组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月27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hemical genetic roadmap to improved tomato flavor”。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园艺科学教授Harry Klee说,“我们刚修复了在过去半个世纪内西红柿中遭受破坏的因子,从而让这些西红柿具有一个世纪前的风味。我们能够让超市里的西红柿的风味变得更好。”
第一步就是找出在西红柿中上百种化学物中,哪些物质在风味中作出最大的贡献。
【12】Science:中国科学家揭示病原菌攻击宿主细胞新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m8659
创伤弧菌是一类让人类谈“菌”色变的病原细菌,如处理海鲜时如不小心扎了手,创伤弧菌就有可能趁虚而入,迅速引发败血症、组织坏死等,致死率极高。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朱永群团队近日发现这类病原菌的一项“攻术”,它分泌的毒素会定向“冻”住宿主细胞的信号通路,让细胞动弹不得甚至“散架”。
相关成果论文在10月27日上线的《科学》杂志发表,该项研究推动了人们对于病原菌致病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研发针对创伤弧菌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的新型抗菌药物。
记者了解到,这项研究不仅促进了人类对于致命细菌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而且也加深了人们对于宿主本身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认识。
【13】Science:中国科学家揭示“胜利者效应”脑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k9726
2017年7月,《科学》杂志刊登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和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胡海岚团队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第一次指出大脑中存在一条介导“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它决定着“先前的胜利经历,会让之后的胜利变得更加容易”。
这篇题为《胜负经历重塑丘脑到前额叶皮层环路以调节社会竞争优势》的文章,由博士生周亭亭、朱鸿和范郑晓等在胡海岚教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
胡海岚团队引入“钻管测试”来研究小鼠的等级地位:在一段只能让一只小鼠通过的玻璃管道中,两只小鼠狭路相逢,一场不进则退的较量在所难免,而优势者会在30秒内将对方推出管道。一群小鼠经过两两竞争,等级高低便一目了然。当科学家定向增强内侧前额叶脑区的突触强度,处于劣势的小鼠就像服用了“大力神丸”,勇气倍增,有如神助地将优势小鼠逼出玻璃管道,成功逆袭。
美国这艘驱逐舰的综合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