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二)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发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按照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能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含义,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解是“满足”。在说句意时应进行适度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可以用语言表述,也可以用场景表现。
六、 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作家如何的心态?你很欣赏那一句?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了解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如何
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谚语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强调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部分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使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秋景时,随机指导教师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迷离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形容用得十分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认为那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绪。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色及诗词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词.《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如何的风景,怎样的心态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里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含义。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含义。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诗词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有回忆江南风光的,白居易当时当过南京刺史。词中想起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景。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看看词句的含义,然后连出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歌颂。那么,说江南好,是唱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提问: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如此的熟知,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使教师来提问。老师最终归纳:春回大地的时侯,百花绽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明亮,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衬,红花更白,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很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使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情感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情感基调:饱含深情的追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温情,再进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音节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象是问对方,“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使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恰当读写词语。
2、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体验桂林山水的美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感受词句,反复吟诵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开启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景色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小黑板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学生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认知,然后使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如何评判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哪个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如此美的景象啊,让我们跟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以及询问朋友、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小黑板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1、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状况,可以使教师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情感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说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语文教案下载,从感到上突显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显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形容,从颜色跟质量上突显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暇: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据教学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使教师体会,用对比的方式突显漓江水的三个特点跟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教师有情感地诵读并展现。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词语有哪些特征?这样写有哪些好处?”(让教师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蓝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到场景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既是如何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语文教案下载,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种的语句句式)
在学生的提问中,教师随机展示小黑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湖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教师读出感受,理解字词,并展现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巍峨”“红叶似火”。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借助字面、结合句子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含义即“高耸突出”,然后使学生自己连出来解释,并放在语句中理解。这样,教给办法后,再使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二、山跟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没有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