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意义_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定位_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2)
其次,“以人为本”主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权益。说过:“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在现阶段,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最高宗旨,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我国当前社会所处的是初级阶段。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的形态的外化。从初级阶段出发,就是从这个阶段上的人出发。生活在我国初级阶段的人,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归宿。这就必须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准则,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以人为本”,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就是为了人在经济、和文化权益方面的需要。
第三,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说到底,我们从事中国特色伟大事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人的解放。旧的社会体制束缚人性的发展,压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我们只有选择符合人的本性的社会体制,才能充分发挥人的首创和革命精神。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本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如何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当然还是要靠改革。改革,我们就必须要选择符合人的本性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等。这同样是由现阶段的人性所决定的,完全可以由人本主义原理加以说明。
第四,我们今天的改革已经处于攻坚阶段。改革的深入发展,必定要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存在着一个社会承受限度的问题。如果忽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超越人们的承受能力,它必定是行不通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当前,如何消除贫富过于悬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解决贫困群体的生活困难等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影响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理论的这一新发展,体现了人本关怀和文明进步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它表明,人的进步,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的发展,才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发展。这对于其他国家和将来走上道路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都有可供借鉴之处。
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