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电磁铁的两极_磁铁的两极相吸_磁铁的两极(2)

2017-01-18 21:0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格雷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的传导性而且分清了导体与绝缘体。

电学实验史话--几个著名的电学实验电学实验史话--几个著名的电学实验

下一步进展是法国的杜菲(du Fay)作出的。格雷的实验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

1。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可以靠摩擦带电电是不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2。是不是所有物体当接触或靠近带电体时都可以获得电?

3。哪些物体会使电的传递停滞哪些利于电的传递? 哪些物体最容易被带电体吸引?

4。斥力和吸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抑或是完全独立的?

5。在虚空处在压缩空气中在高温下电的强度是增还是减?

6。电和产生光的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是大多数带电体的共同特性。这一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杜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首先发现能够带电的不仅限于琥珀之类的物品任何东西包括金属都可以带电于是纠正了前人将物体分为“电的”和“非电的” 两类的作法。为了证实一切物体都可以带电杜菲以自己的身躯做实验。他让助手用绳子把自己悬吊在天花板上然后带上电当另一个人接近他时从他身上发出电火花产生噼噼啪啪的声响。

莱顿瓶的发明

杜菲最大的贡献是分清有两种电。他把两小块软木包上金箔用丝线悬挂在天花板下取一玻璃棒用丝绸摩擦后分别接触这两块软木结果软木互相排斥。他又做了一个实验 取一松香棒用羊皮摩擦后接触一软木而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接触另一软木结果发现两者互相吸引。他再用其他许多材料继续实验发现有的相互吸引有的互相排斥。于是杜菲认定电有两种。他把玻璃产生的电称为“玻璃电”松香产生的电叫“松香电”。

图1.8 莱顿瓶

莱顿瓶(图 1.8)的发明使电学研究又上了一台阶。1745 年 德国的克莱斯特 (E.G.Kleist)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铁钉把电通到窄口药瓶中瓶中盛水瓶子与其他物体绝缘。原来他是想把电存在水中。读者也许会觉得他的想法太幼稚请不要讥笑他原始的观念往往导致科学的重大发明克莱斯特试验果然有一定效果他再用铁钉将瓶内的水和外界接通时出现了强烈放电现象。

克莱斯特没有放过这一现象而是进一步寻找储存电的规律。他发现瓶口及外表面必须干燥(注不然电就会沿表面爬走了)如果瓶里装的是水银或酒精效果更好。

克莱斯特把这一发现写信告诉了好几位友人他们都回信说重复做了实验却没有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原来克莱斯特在信中少说了一句话实验者在用钉子通电时要手持瓶子的外表面人站在地上(注也就是说 瓶子的外表面必须接地!)。由于这个原因克莱斯特的发明没有引起注意。

与时同时 另外有一位实验家在荷兰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如图1.9。他是莱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穆欣布罗克(P.Musschenbruck)。他把金属枪管悬挂在空中与起电机联接另从枪管引出一根铜线浸入盛水的玻璃瓶中助手一只手拿着玻璃瓶穆欣布罗克在一旁摇摩擦起电机。正在这时助手无意识地将另一只手碰到枪管顿时感到电击。于是穆欣布罗克自己来拿瓶子当他一只手碰到枪管时果然也遭到强烈电击。

图1.9 穆欣布罗克的枪管实验

穆欣布罗克不久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蒙上帝怜悯我才免于一死。我就是为法兰西王国也不愿再冒这个险了.” 信中他详细描述了实验的条件所用器材和人的姿势。写得如此真切令有冒险精神的读者无不跃跃欲试。后来这封信公开发表。许多人重复了莱顿的实验莱顿瓶也由此得名。

在用莱顿瓶做试验的人当中有一位法国电学实验家叫诺勒特(J.A.Nollet)最为出色。他改进了莱顿瓶。大大提高了电的容量。1748 年他在巴黎让二百多名僧人(修道士)在巴黎修道院前手拉手排成圆圈让领头的和排尾的手握莱顿瓶的引线当莱顿瓶放电时几百僧人同时跳起来使在场的贵族们无不目瞪口呆。诺勒特组织的表演使电的声威达到了高潮。 莱顿瓶的神奇不胫而走消息传到了合众国又引出一番轰烈情景这时有一位有名的人物做了许多实验。他就是美国的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