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访华_戈尔巴乔夫访华视频_紫阳戈尔巴乔夫谈话
核心提示:电视新闻播出之后,不少人其中还有负责人给接待办公室打电活,质问为什么不铺红地毯。中苏两国隔绝了30年之久,即将步入一个新时代,而标志意义十分明显的戈氏来访,却没有享受到红地毯待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难以弥补的遗憾。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访华,有两次最引人注目:一次是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另一次则是30年后的戈尔巴乔夫访华。赫鲁晓夫的访问标志着中苏关系由“蜜月”期逐步走向破裂,而戈尔巴乔夫的访问则是中苏经历了10年论战、10年武装对抗、10年谈判之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因此,戈氏的访问在当时显得尤为重要。
戈尔巴乔夫1989年对我国的访问,在中苏关系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在那次访问中,双方所确立的两国关系的框架,对中苏以及对后来的中俄、中国与独联体各国关系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然而,就是这样一次非同寻常的访问,却有着诸多的遗憾。例如,这么重要的国宾,却没有享受到铺红地毯的礼遇;戈氏车队不能走大道,而必须到处绕圈子,以避开人群……种种窘况,在中国几十年接待国宾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1969年中苏两国关系降到冰点,在莫斯科和北京的两国大,相当长时间内,双方大使都缺位,仅有临时代办维持着馆务;双方外交人员见面基本上是为了抗议和反抗议。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武力解决不了分歧,最终只能走到谈判桌前。
1969年10月,中苏开始边界会谈,1979年9月,双方又把会谈扩展到两国关系正常化方面上来。随着前苏联逐步消除威胁中国安全的“三大障碍”,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的时刻到来了。戈尔巴乔夫1989年访华,正是1979年至1989年共10年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的结果。
为了这次访问,外长半年前就访问了莫斯科,并当面向戈尔巴乔夫转达了中国领导人欢迎他于1989年访华的邀请。仅仅两个月后,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回访北京,确定了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具体日期,即1989年5月15日至18日。戈尔巴乔夫是应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邀请,来我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因此杨尚昆主席主持了机场的欢迎仪式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欢迎宴会。
当戈尔巴乔夫一行途经广场和东西长安街时,聚集的人群造成了交通堵塞。接待办公室为了保证客人的安全,在安排戈氏车队的行车路线时,尽量避开人群。然而,随着戈氏访华消息的公布,群众开始围追国宾车队。戈尔巴乔夫那时正在兜售他的“新思维”、“公开性”,没有理解中方尽量让他避开人群的特别用意。他以“与公众接触”为由,多次要求车队停车,下车与路边群众握手、交谈,更增加了接待工作的难度。
戈尔巴乔夫访华的重头戏是与的会见。
1989年5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会谈,中午又在福建厅宴请了戈氏一行。这就是著名的中苏“高级会晤”。提出的“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主张,得到了双方的一致认可。这次会晤确立了中苏关系正常化新框架,为双方建立超越意识形态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中俄以及中国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
“只握手,不拥抱”
在外交礼仪中,互相握手或者拥抱是很常见的礼节,但这两种礼节所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当时,中苏经过长达30年的隔阂,终于在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当两个最大的国家最高领导人见面时,并没有按照过去的礼节习惯互相拥抱,而是互相握手问好。
我就为了这个更新了~比上一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