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过冷的条件_合金凝固时生长形态_成分分析
“成分过冷”:由于凝固过程中存在溶质再分配而引起固液界面前沿的溶质富集,导致界面前沿平衡温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过冷。
“成分过冷”会影响凝固界面的宏观形貌
成分过冷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固液界面前沿溶质的富集而引起成分再分配;第二是固液界面前方液相的实际温度分布,或温度分布梯度必须达到一定的值。
成分过冷条件和判据
在K0<1情况下图a,T0是成分为C0的合金液的液相线温度;Ti是固相成分为C0、液相成分为C0/K0所对应的温度,它相当于“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情况下的固液界面温度。
设在界面前沿形成一个溶质富集层图b,在界面上的液相成分C*L最大,离开界面处,液相浓度随距离x’逐渐降低;
图c中界面上相应TL(x’)为Ti。液相线温度TL(x’)随距离x’逐渐上升。
成分过冷条件:当界面沿液相的实际温度梯度GL(对应于T2实际)小于液相线的斜率时,即GL<[эTL(x’)]/ (эx’)|x’=0,则出现成分过冷。(由溶质成分富集引起的过冷)
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条件下成分过冷判据
GL/R<(mLC0/DL)[(1-K0)/K0]
有助于形成成分过冷的条件:
工艺因素:1液相中温度梯度小(GL小),即温度场不陡;
2晶体生长速度快,R大;
材料因素:
3 mL大,即陡的液相线斜率;
4原始成分浓度高,C0大;
5液相中溶质扩散系数DL低;
6K0<1时,K0小;K0>1时,K0大
过冷度
1.成分过冷对单相固溶体结晶形态影响
热过冷及其对纯金属液—固界面形态的影响
纯金属液相在正温度梯度的区域内(dT/dx>0)晶体生长的凝固界面通常为平直形态,而且是等温面(平衡结晶温度),其温度低于平衡熔点温度Tm,这种过冷正好提供凝固所必需的动力学驱动力,通常称为“动力学过冷”ΔTk。
分析图9如何维持平面推进
当界面液相一侧形成负温度梯度时:dT/dx<0,图10,纯金属界面前方获得大于ΔTk的过冷度。这种仅由熔体存在的负温度梯度所造成的过冷,习惯上称为“热过冷”,以区别于成分过冷
出现负温度梯度是由于液相本来内部具有较大过冷度,在界面向前推移结晶时发出潜热,使界面处液相温度升高而导致负温度梯度
2.“成分过冷”对合金固溶体晶体形貌的影响
凝固界面形态分为:平界面、胞状界面、树枝界面和柱状界面
在负温梯下,合金的情况与纯金属相似,合金固溶体结晶易于出现树枝晶形貌
在正温梯情况下,若:GL/R<(mLC0)/DL·(1-K0)/K0,则出现“成分过冷”
分析图12的总体规律:随成分过冷程度的增大,固溶体生长方式:平面晶-胞状晶-胞状树枝晶及柱状树枝晶-内部等轴晶(自由树枝晶)
合金固溶体凝固时的晶体生长形态
a) 不同的成分过冷情况
b) 无成分过冷 平面晶
c) 窄成分过冷区间 胞状晶
d) 成分过冷区间较宽 柱状树枝晶
e) 宽成分过冷 内部等轴晶
“成分过冷”在远离界面处大于异质形核所需过冷度时,在内部熔体中就产生新的晶核,造成“内生生长”,使得自由树枝晶在固液界面前方的熔体中出现
固溶体生长方式受两方面因素控制:工艺因素(R、GL)和合金的性质(C0、mL、K0、DL)
C0、R和mL越小,DL与GL越大,K0偏离l越远,则界面越趋于平面生长。其中,C0、R、GL为三个影响“成分过冷”程度的主要因素。
C0、R一定时,GL/R随GL的减小而降低,成分过冷程度增加,而且最大成分过冷ΔTmax在远离固液界面处,而界面处过冷最小。从而一方面阻碍原有晶体界面整体推进,另一方面一旦形成晶体突出,极易快速向前长大,并容易形成晶体侧向发展。